游戏百科

清华博士卖房造机器人,估值36亿冲刺“港股机器人第一股”

中国工业机器人赛道再迎重磅IPO——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以“港股轻工全品类机器人第

中国工业机器人赛道再迎重磅IPO——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以“港股轻工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之姿登陆资本市场。成立于2012年的翼菲科技,凭借高速并联机器人领域的突破性技术,迅速成长为国产机器人领域的标杆企业,其产品以0.08毫米的重复定位精度、20000小时无故障运行的卓越性能远销全球20余国,服务比亚迪、富士康、蓝思科技等近300家行业巨头。

翼菲科技的崛起,离不开其创始人张赛的执着与魄力。这位拥有清华本科、哥大硕士及清华博士学位的创业者,曾在2016年公司现金流断裂、合伙人离开的至暗时刻,毅然卖掉北京婚房,将300万元全部投入研发,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2018年,翼菲推出Bat系列并联机器人,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0年自研Gorilla多机协同系统,实现128台机器人协同作业,技术能力比肩行业巨头。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翼菲科技营收从1.62亿元增长至2.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8.5%,远超行业平均的14.2%。尽管三年累计亏损2.38亿元,但其技术壁垒与场景落地能力仍获资本高度认可,估值已达36亿元,吸引宽带资本、春华资本、七匹狼集团等机构重仓投资。

翼菲科技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轻工业自动化需求的爆发。在食品包装、3C电子、新能源等领域,人力成本上升、产线智能化转型加速,推动并联机器人市场持续高增长。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海外收入突破2550万元,覆盖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多地。

此次翼菲科技选择通过港股18C章上市,这一通道专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特专科技公司设立,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侧重技术壁垒而非短期盈利。该机制自推出以来仅有7家企业成功过会,其中机器人领域占3席,平均市盈率高达48倍,反映出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高度期待。

然而挑战亦不容忽视。翼菲科技目前仍高度依赖大客户,2024年比亚迪订单占比达23.7%,存在业务集中风险。外资品牌如ABB等正在中国市场加速反扑,国内节卡机器人等企业也在激烈竞逐。此外,具身智能技术仍处早期,如何实现与大模型的深度融合、提升产品自主决策能力,是翼菲下一步突破的关键。

若能成功上市,翼菲科技计划将募资额的60%用于海外研发中心建设,30%扩产推进新能源与医疗场景落地,10%投入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张赛表示,公司目标不仅是卖机器人,更要做轻工业的“智能大脑”,推动中国智能制造走向全球。

从卖房自救到冲刺IPO,这位清华博士的机器人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