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河南省汝南县东官庄镇遭遇持续阴雨天气,成熟的早花生面临发芽、霉变的“生死考验”,粮食安全防线岌岌可危。危急时刻,共产党员、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黄正勇挺身而出,以“抢”字为先,带领东官庄村的乡亲们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龙口夺粮”战。
“雨不停,抢收就不能停!”这是黄正勇在田间地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面对连绵阴雨导致的土壤泥泞、机械难行等难题,他没有等待天气转晴,而是第一时间深入花生种植地块,逐户查看花生霉变情况,结合自身科技专业知识,现场制定“分片抢收、即时晾晒、科学存储”的应急方案。为了提高抢收效率,他一边协调调配小型收获机械,指导农户避开土壤含水量过高的时段错峰作业;一边带头挽起裤脚、踩进泥地,手把手教群众手工剥离已成熟的花生果,避免果实长时间滞留田间加重霉变。
在黄正勇的带动下,东官庄村的党员干部、村民群众纷纷行动起来,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冒雨抢收的身影。大家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收割,有的负责转运,有的则在家中利用塑料布、竹竿搭建临时晾晒棚,对抢收的花生进行通风晾晒。“有黄特派员在,我们心里就有底!”村民们的话语里满是信赖。尽管雨水打湿了衣服、泥巴裹满了裤腿,但看着一袋袋抢收回来的花生被妥善处理,没有人叫苦喊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黄正勇始终把群众的“粮袋子”放在心上;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他用专业能力为抢收工作插上“科技翅膀”。此次冒雨抢收,不仅最大限度减少了农户的经济损失,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助农增收的责任担当。目前,东官庄村大部分成熟花生正在抢收中,黄正勇带领乡亲们争速度、抢时间,力争把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通讯员 朱晓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