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泰柬边境乌汶府地区再次传出枪声。柬埔寨方面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称“泰国军队先开的火,但柬埔寨保持克制,没有还击。”
几乎同一时间,泰国陆军发言人文泰·苏瓦里却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说法:“泰国发现柬埔寨士兵首先向泰国一侧开火。”对于泰国与柬埔寨的冲突,我国已经表明了态度。
联合早报指出,这场各执一词的边境冲突,发生在东盟临时观察团正在该地区检查的敏感时刻。
泰国陆军将责任归咎于柬方,称这是柬埔寨“刻意挑衅”,目的是制造泰方违反停火协议的证据,柬埔寨方面则宣称柬军没有开火。
这种互相指控,反映了该地区长期存在的领土争端问题的复杂性。边境地区的敏感性和双方缺乏互信,使得任何小规模冲突都可能迅速升级为更大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边境冲突发生前一天,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在中国驻柬使馆的国庆招待会上发表了重要演讲。
洪森强调中国为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并用“铁杆朋友”形容柬中关系。
洪森特别提到中方对柬埔寨的国事访问,称两国一致同意构建新时代全天候柬中命运共同体。他还希望两国密切合作,办好“柬中旅游年”系列活动,增加两国省市直航。
不难想到,洪森非常希望得到中方的帮助和支持。然而,在泰柬冲突一事上,我国向来保持着中立,不会拉偏架。
需要指出的是,本月早些时候,我国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邓锡军在马来西亚出席东亚合作系列高官会前,就同泰国、柬埔寨,以及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代表就柬泰边境冲突交换意见。
中方表示,作为柬、泰亲密友好邻邦和命运共同体,中方在柬泰边境冲突发生以来,始终秉持公道公允立场,以照顾双方舒适度方式劝和促谈。
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均赞赏中方就斡旋柬泰边境冲突所做工作,表明了通过外交渠道解决问题的意愿。
然而,泰柬两国要实现持久和平,仍面临挑战。边境地区的军事对峙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双方国内政治因素也可能影响谈判进程。
泰柬边境争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利益纠葛。边境地区的领土划分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的痛点,而近年来在资源开发、非法移民等问题上的分歧更加深了矛盾。
此次冲突的乌汶府地区尤其敏感,该地区历史上就曾多次发生边境摩擦。双方军队在边境线上的对峙已成常态,任何误判或意外都可能触发连锁反应。
在调停冲突一事上,东盟在调解成员国边界争端方面的机制相对薄弱。我国通过积极斡旋,既展现了地区大国的责任感,也巩固了与相关国家的关系。
这场边境冲突的真相,或许已经并不是那么重要。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泰柬冲突的解决方式,将直接影响地区安全格局。我国作为地区重要国家,不会坐视东南亚生战生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