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突发脑溢血后,婆婆带着三个小姑子二话不说就住进了我家。
她们完全不顾我怀着孕,整天在家里大吵大闹。
老公却笑着说:"人多热闹多好!"
是啊,他只要上班就行,家里的事一概不管。
我却要忍受小姑子们的没规矩和婆婆的肆意妄为。
最过分的是,她们吃我的住我的,却一分钱都不出。
我终于忍不住质问丈夫:"你一个月就挣四千块,要养活七口人吗?"
可丈夫的回应,让我彻底惊呆了......
01
我跟周启结婚那天,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
一大清早,我正对着镜子,紧张兮兮地整理身上的婚纱,表姐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说:
“别担心,你今天美得就像公主一样。”
“这婚纱会不会显得太旧了……”我摸着有点发黄的裙摆,心里没什么底气。
“傻丫头,婚纱好不好看不是关键,关键是穿婚纱的人要幸福。你瞧瞧你,脸都红透啦。”
表姐一边帮我把头纱别好,一边说道。
在小区旁边的饭店里,周启正手忙脚乱地招呼着客人。
他穿着租来的西装,那袖子稍微长了点,不过挡不住他脸上的笑容。
“启哥,领带歪啦。”他发小老王提醒他。
“啊?又歪了?”周启手忙脚乱地摆弄着领带,“等会儿新娘子来了,不会笑话我吧?”
“放心吧,晓彤才不会在意这个。倒是你,怎么紧张得手都抖了?”
老王帮他把领带整理好,周启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那肯定紧张啊……你说我这样,配得上她吗?”
“你这人真是……”老王给了他肩膀一拳,“人家都愿意嫁给你了,你还瞎操心啥?”
下雨拍照的时候,周启一直在给我打伞,他自己的肩膀都湿透了。
“你也往这边靠靠。”我把他拉得近了些。
“没事,你别被雨淋着。”他笑着说,“等我攒够钱,一定带你去海边补拍婚纱照,到时候……”
“到时候咋样?”
“到时候租一件最漂亮的婚纱,请最好的摄影师,把你拍成最美的新娘。”
我忍不住笑出了声:“你呀,就会说好听的。现在这样就挺好,我觉得挺幸福。”
我们的爱情故事很普通。
每天早上出门前,他总会问:“带伞了没?午饭钱够不?”
“你真啰嗦。”我假装嫌弃,可心里甜滋滋的。
他在建筑公司当技术员,我在商场卖护肤品。
虽然工资不高,但我们都在努力奋斗。
有时候半夜醒来,看见他还在画图纸,我就轻手轻脚地给他倒杯水。
“累不累?”我问。
“不累。”他揉揉眼睛,笑着说,“等我再努力几年,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所以每个月,我们都会精打细算,到月末留些钱放进“梦想储蓄罐”,盼着有一天能攒够首付,买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
02
“晓彤,我们再攒一年,就考虑要个孩子,行不?到时候我们就一家三口了,多好。”周启常这样跟我说,眼神里满是期待。
我总是点头,心里想象着未来的日子。
六十平米的小屋里,会多一张婴儿床,多些奶瓶和玩具,多一份哭声和笑声。
原本以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直到一个电话打来,把我们的生活引向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周二,窗外飘着小雪。
周启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他姐姐周霞的声音。
“小启,爸他……脑溢血……已经……”电话里传来断断续续的抽泣声。
周启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手机从他指尖滑落,砸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爸走了。”他小声念叨着,声音里是我从没听过的空洞。
我们连夜收拾行李,赶回周启的老家——一个离城市三百公里的小县城。
当汽车开进那个破旧的院子,我见到了周启的母亲王秀菊。
她坐在堂屋的木凳上,眼神空洞,身边围着三个不同年纪的女孩。
这时我才想起来,周启还有3个未成年的妹妹:17岁的周小溪、15岁的周小月、12岁的周小雪。
“哥!”看到周启,三个女孩一起扑过来,抱着他大哭起来。
葬礼结束的那天晚上,家族会议在老屋的堂前召开。
周家的亲戚们围坐一圈,讨论着以后的安排,周启的大伯板着脸说:
“小启,你爸走得太突然,家里这几个孩子咋办?你妈一个人在农村,能照顾好三个孩子吗?”
“是啊,小启,你是家里唯一的男丁,这个担子只能你挑。”二叔跟着附和。
王秀菊坐在角落里,握着周小雪的手,轻声说:
“小启,我想带三个妹妹去城里住,这里的学校太差,孩子们再不出去,这辈子就完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周启身上。
我也看着他,希望他能考虑下我们的实际情况。
但他只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妈,你们来城里吧,我养你们。”
听到这话,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底。
那一刻,我好像看到我们那个六十平米的小屋里,突然挤进了四个陌生人。
我们的二人世界、我们的计划、我们的梦想,都像窗外的雪花一样,无声无息地融化了。
回城的路上,我终于忍不住心里的焦虑。
“周启,我们的房子只有两居室,婆婆和小姑子们住哪儿?”
“我们可以睡客厅。”他眼睛看着前方,语气很平淡。
“我们的收入只够两个人生活,你妈和妹妹们的开销怎么办?”
“我可以多接些工作,你也可以多做点兼职。家人有难,我们不能不管。”
“可是我们不是说好了要攒钱买房、要孩子吗?”
周启终于转过头看着我,眼神很复杂:“晓彤,计划可以往后推,但家人不能等。你难道要让我妈和妹妹们在那个破村子里没人管吗?”
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人之常情,谁能眼睁睁看着不管呢?
婆婆带着三个小姑子搬过来的第一天,我们原本宽敞的小屋就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下子变得又小又挤。
03
原本整齐干净的客厅堆满了行李箱和乱七八糟的杂物,两个卧室分别给婆婆和三个小姑子住了。
这样一来,我和周启只能在客厅的沙发上铺上一张折叠床将就着睡。
“晓彤,辛苦你啦。等过段时间适应了,我来给大家做饭。”
婆婆拍了拍我的肩膀,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我只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
“妈,您别这么客气,咱们都是一家人嘛。”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客气话,很快就被现实给冲得没影了。
周小溪和周小月要转学,各种手续和费用一个接一个地来;周小雪年纪小,得有人接送上下学;三个孩子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还有零花钱,这可都是不小的开销。
一个月下来,我发现家里的花销差不多翻了三倍。
周启每个月工资4000元,加上我3000元,勉强够交房租、维持生活和支付三个孩子的学费。
但每个月底都是收入不够支出,我们原本用来存钱实现梦想的储蓄罐很快就空了,甚至开始刷信用卡过日子。
一天晚上,等所有人都睡了,我轻声对躺在身边的周启说:
“老公,这样下去可不行啊。这个月我们又欠了两千多块钱。”
“我知道,下个月我多接几个项目。”周启揉了揉太阳穴,声音里满是疲惫。
“可是……”我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可是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让你姐姐也出点钱?毕竟小溪她们也是她妹妹。”
周启翻了个身,背对着我说:“我姐家里也不富裕,她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再说了,我是家里的男丁,照顾家里是我的责任。”
“那至少可以让大一点的小溪去做点兼职,减轻点家里的负担吧?”
周启突然提高了声音:“不行!她们是来读书的,又不是来打工的。学习才是她们最重要的事。”
我就不再说话了。夜深了,窗外偶尔传来几声狗叫。
我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感觉好像有了点不一样的变化。
我的生理期已经推迟半个月了,但我还没告诉周启,因为我不确定现在这个家能不能再养一个新生命。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和婆婆的关系也变得有点怪怪的。
一开始,她确实像说的那样帮我做做家务,可没过多久,她就把家里的一切都按她的方式来安排了。
客厅的家具被重新摆了位置,冰箱里全是我不喜欢吃的东西,洗衣机里各种颜色的衣服混在一起洗。
“晓彤,你做的饭太清淡了,孩子们吃不惯。不能只想着自己。”
婆婆从我手里拿过锅铲,重新炒起了满是油烟味的家乡菜。
“妈,城里人就喜欢吃清淡些的。”我小声解释。
“管他城里人乡下人,吃饱才是最重要的。”婆婆笑着说,但语气里透着不容反驳的意思。
慢慢地,我在这个家里好像越来越没存在感了。
吃晚饭的时候,婆婆会问三个孩子学习怎么样,问周启工作顺不顺利,却很少有我的事儿。
我就像个外人一样,站在厨房里听着客厅里传来的欢声笑语,心里有种陌生的孤独感。
有一天晚上,我正准备洗澡,发现卫生间里挂满了小姑子们的内衣裤。
我费劲地把它们挪到一边,刚要打开花洒,卫生间的门突然被推开了。
04
“哎呀,嫂子,你在啊,我还以为没人呢。我忘拿洗面奶了。”
周小月站在门口,一脸无辜的样子。
“小月,以后进卫生间能不能先敲敲门?”我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
“哦,好吧,不就是进个卫生间嘛,至于这么较真吗?大家不都是女的!”
她撇了撇嘴,拿了洗面奶转身就走,还故意没关门。
我走过去“砰”的一声关上了门,听到外面传来她们的嬉笑声。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在这个家里,我不只是没存在感,而是被她们故意忽视了。
周启也变了,开始经常加班,回家越来越晚。
等他终于回来的时候,第一件事不是问问我过得怎么样,而是问妹妹们学习好不好,问母亲身体咋样。
我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就像两个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有一次,我试着跟他说:“周启,我们找个时间,就我们俩出去走走好不好?”
“现在哪有时间啊?”他头也不抬地翻着手机,“我得赶项目,周末还要陪小雪去补习。”
“可是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单独在一起了。”
“晓彤,现在不是任性的时候,家里这么多事儿,我们都要顾全大局。你就不能理解理解我的难处吗?”
他终于抬起头,眼神里满是不耐烦和指责。
我沉默了。
是啊,我没办法理解,因为我自己也有很多难处。
我的胃口越来越不好,老是觉得恶心、累,有时候还会无缘无故地头晕。
一开始我怀疑自己怀孕了,但在这个已经挤得不行的家里,我不敢去确定这个想法。
直到那天早上,我在卫生间里吐得一塌糊涂,婆婆推门进来,看到了这一幕。
“晓彤,你是不是怀孕了?”她的声音里有惊讶,还有一种我看不懂的情绪。
我擦了擦嘴角,虚弱地点点头说:“我觉得是,但还没去医院检查。”
“哎呀,这可是大好事啊!”婆婆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们周家终于要有下一代啦。”
她转身就出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所有人,根本没问过我同不同意。
当天晚上,周启回来后,家里开了个小小的庆祝会。
婆婆做了一桌子菜,三个小姑子围着我问这问那,周启也难得地提前回了家,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晓彤,谢谢你。”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抱了抱我,“我会更努力的。”
那一刻,我本该觉得幸福、被爱包围,但心里却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恐惧。
这个已经不堪重负的小家里,马上又要多一个新成员了,这个小生命以后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呢?
05
我怀孕的消息如同给家里打了一针兴奋剂,让原本紧张的家庭氛围暂时缓和了下来。
婆婆对我明显温和了不少,经常变着花样给我做有营养的饭菜;三个小姑子也不再那么任性妄为,会主动帮我拿东西、倒水;就连周启也变得体贴入微,尽量早点回家陪我。
然而,在这种和平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更为严重的危机。
怀孕初期,我的身体状况很差,经常头晕眼花,稍微动一动就累得不行。
医生建议我多休息,少干活,保持心情愉悦。
但在这个七口之家,休息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婆婆嘴上说着:“晓彤,你身体不舒服就多躺会儿,家务我来做。”
可我刚躺下,她就会找各种借口把我叫起来。
“晓彤,你知道小月的体育服放哪儿不?”
“晓彤,你来尝尝这个菜咸不咸。”
“晓彤,你帮我去楼下取个快递。”
一开始,我还能应付,可随着孕期增加,我的体力越来越跟不上了。
有一天早上,我在厨房准备早餐,突然一阵剧烈腹痛袭来,接着一股温热的液体从腿间流了下来。
“周启!”我惊恐地大喊,“我好像出血了!”
周启和婆婆急忙赶来,看到我腿间的血迹,脸色瞬间变了。
他们赶紧叫了出租车,把我送到了最近的医院。
医生看过检查结果,神情严肃地说:“先兆流产。孕妇状态不太好,有贫血,还有些轻微的子宫收缩。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
回家后,我被安排到婆婆的房间休养,婆婆则搬到小姑子们的房间住。
这个安排让我心里稍微好受了些,至少说明家人们还是关心我和肚子里孩子的。
但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三天,医生允许我适当活动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婆婆笑着说:“晓彤,你能起来活动了,帮我择下菜吧。”
仿佛先兆流产的事从未发生过。
“妈,医生说我还得多休息……”我试着解释。
“年轻人别太娇气,我怀孕那会儿,一直干活到临产前一天。再说,择菜又不是重活。”
婆婆打断我的话,语气里带着些不屑。
我不再争辩,默默接过菜篮子。
在这个家里,我的感受似乎从来没人在乎。
还有个更大的问题是经济压力。
怀孕后,我工作时间减少,收入也跟着变少了。
可产检、买营养补充剂、孕妇装这些开销却一个接一个。
周启开始接更多加班和副业,经常深夜才回家,脸上的疲惫越来越明显。
一天晚上,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我小心翼翼地说:“周启,这个月钱又不够了。”
“我知道,我再想想办法。”他揉着太阳穴,声音沙哑。
“我爸妈说愿意帮我们点……”
“不用!”周启突然提高音量,“我能养活这个家。”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我们还有孩子要考虑……”
“够了!我说了我能解决,你别再提了!”他猛地站起来,眼里闪过我从未见过的怒火。
我被他的反应吓到了,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
周启看到我哭,神情稍微缓和了些,坐回我身边:
“对不起,晓彤,我太累了。你放心,我会想办法的。”
他轻轻抱住我,可这个拥抱没让我有一点安全感。
我感觉肚子里的孩子轻轻动了一下,好像也在表达不安。
就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我意外发现了一件更可笑的事。
那天下午,我整理衣柜时,无意间发现一个信封,里面装着2000元现金。
这是我们准备买婴儿用品的钱,我一直藏在衣柜最里面。
可我数了数,发现少了1000元。
我马上想到了周启,他是唯一知道这笔钱的人。可为什么会少一半呢?
吃晚饭时,大家都在餐桌前,我试探着问:
“最近家里经济这么紧张,大家有没有额外的开销?”
顿时,餐桌上安静下来。
06
周启的筷子停在半空中,眼神飘忽;婆婆低头吃饭,装作没听见;三个小姑子对视一眼,然后又各自低头吃饭。
“怎么都不说话了?”我接着问,“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没什么,就是日常开销大了点。对了,小月,你那个数学竞赛报名了吗?”周启赶忙转移话题。
“报了,哥。”周小月快速回答,“老师说我很有希望拿奖。”
“哦?那要准备些什么吗?需要报培训班吗?”周启的语气突然变得很热情。
“嗯……其实有个培训班挺好的,就是有点贵……”周小月偷偷看了我一眼,声音越来越小。
我一下子明白了怎么回事,心像被针扎一样疼。
晚上,客厅里只有我和周启,我终于忍不住问:“那1000元是给小月报培训班了吧?”
周启明显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是的。那个培训班对她很重要,如果能拿奖,以后上大学也有优势。”
“可那是我们给孩子准备的钱啊!我们自己的孩子还没出生,你就……”我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
周启打断我的话,态度很坚决:
“晓彤,小月也是我妹妹,也是我的家人。再说,不就是1000元吗?等我发工资就补上。”
“不就是1000元?”我不敢相信地重复着他的话,“现在我们连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下去,你还说‘不就是1000元’?”
“你到底想说什么?难不成要我见死不救吗?她们是我的亲人!”周启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
“那我呢?我和肚子里的孩子难道不是你的亲人吗?”我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这个家里住了七个人,我们挤在客厅沙发上,你的工资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我的身体越来越差……周启,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周启沉默了很久,然后重重地叹了口气:“晓彤,我知道你辛苦了。但现在这种情况,我也没更好的办法。我们再坚持一段时间,行不?”
我擦干眼泪,不再说话。
但那一刻,我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为了我肚子里的孩子,为了我们的未来,我必须采取行动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到医院去做复查。
医生看了检查结果,一脸严肃地说:“情况不太好,胎儿发育有点慢,有在子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你最近是不是压力太大,没休息好?”
我点了点头,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这样下去对你和孩子都没好处。”医生诚恳地说,“你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还要有个好的心情。要是条件允许,最好请个月嫂或者让家人来帮你。”
从医院出来,我站在马路边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医生的建议在现实面前根本没什么用。
请月嫂?我们连基本的生活开销都成问题。
07
让家人帮忙?婆婆已经在“帮忙”了,而我爸妈在另一个城市,离我们有三百公里远呢。
我拿出手机,犹豫了好半天,最后还是拨通了一个电话。
一个我犹豫了很久却没有打过的电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