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离去职位的时候,其实大家都想多与同学同事聚在一起,不然心里就苦闷了。但这种观念并没持续多久。时间过去了,交流的人气就像一个没有扭紧的水龙头,仅剩滴答。不知不觉,你发现朋友圈里每日仅剩几个赞,确实碰见了人,急剧下降。
其实细心回忆一下,好像大部分关系都和油、盐、酱、醋相关——这些一起熬夜工作的人,那些曾经拍着肩部说要一辈子的朋友,退休后只有回家忙小孩陪老人。有时候我想约她们出来聊聊。对方要么是异地的孙子,要么是回家为父母服务。随着时间推移,它总算没有了。你家门口的小广场,每日来回的老人老婆婆,只有互相了解,较多聊几句温度,一转身就散了。
许多关联都是这样的。一开始,他们觉得自己能够经常联系。记牢几年前的名称,他的脸慢慢变得模糊。多数人最后被生活中的很多碎事冲淡了。原以为退休后会有一些随便,结果是真留在身边还是那些家中。你帮孩子照顾小孩,或是在家照顾父母,生活迅速。最终,孩子长大了,老人不想让你服务,因此忙于出去察觉自己早已不年轻了。想再出去找伴侣,却发现自己的手腿不整齐,到处都懒得去。
有一段时间,我就尝试拉小组闲聊,挑选五一节,十一节这种假日聚会,大家在一起的频率很少。实际上,大家不想要,仅仅没有精力,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去干。偶尔碰到老街坊,两三句后分离,很多爱真的不能奢华。你觉得你能保持社交性,实际上,在太阳穴以后,他会很平淡。
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激情。有的人说“忙”,你可能能理解彼此的念头。之后想起来,真正想听你唠叨的是家中这群人。不管世界有多大多么兴盛,不管手机上的信息有多好,它都和你过着不同的生活。那些曾经重要合作伙伴,渐渐地仅有微信头像,大家影响了,联络也改变了。
怎么讲,其实没有什么大的生离死别,大部分离休的人都是这样生活的。朋友与同事好像立在游客的入口,各奔东西。接下来就是烟火味的生活,离不了家中这些絮叨却离不了的人。或许,当你真的没有力气折腾的时候,会有一点无奈,但更多的是日常的温婉咽下。您有同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