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个导弹坑?听着像开挂,结果一查,船可能先把自己晃翻。”
刚刷到印度海军P18驱逐舰那张图,我直接一口冰美式喷屏幕上。数字挺唬人,144个垂发,比055还多32个,可再往下读,小字写着“可能头重脚轻”。行,活儿来了,咱们掰开揉碎看看这船到底是个啥。
先说那144个坑。很多人一听就高潮,觉得火力拉满,可坑多不等于家伙硬。军舰垂发跟衣柜隔层一个道理,有的能挂羽绒服,有的只能塞袜子。P18想把144根管子塞进一万三千吨的身子,只能把管子做细,细管就只能装小弹。小弹打飞机够用,想扔远程反舰、对陆巡航,门儿都没有。结果就是把一艘驱逐舰活生生逼成专职防空塔,其他活儿干不了。
再看055,112个坑,口径大,深浅都能调,红旗、鹰击、甚至新导弹都能往里塞,像超大号乐高,想怎么拼怎么拼。P18这边,万一哪天印度想带点大杀器出海,只能干瞪眼,坑数多但肚量小,白搭。
接着聊导弹本身。P18的名单上写着三兄弟:国产阿斯特拉、以色列巴拉克-8、还在PPT里的LR-SAM。阿斯特拉算班上中等生,不偏科也不冒尖;巴拉克-8五年前还能打,可最大速度两马赫,现在高超音速动不动就五马赫起步,让它追,跟骑共享单车撵高铁一个节奏。LR-SAM更离谱,图纸都没冻结,服役时间?随缘。于是144个坑里大概率塞满性能一般的“小牙签”,看着阵势大,真打起来一碰就碎。
说完肚子聊长相。P18的桅杆像给船扣了顶巨型安全帽,又高又厚,上面顶着四面大雷达,单面六平方米,比伯克级的还大。可船不是展示架,雷达全堆头顶,重心直接上天。船舶最怕头重脚轻,浪过来,船身一摇,像醉汉踮脚尖,随时可能躺平。全球主流军舰都把雷达贴肚皮,低一点,稳一点。印度这波反向操作,胆子肥得离谱,风浪大一点,船员估计得先写遗书。
再往下,动力和脑子更难搞。P18喊口号要上综合电力推进,还要国产大雷达。这两样都是海军科技树最顶端的天赋,中美啃了多年才啃下来。印度国防工业啥节奏?光辉战机折腾三十多年才服役,阿琼坦克修修补补至今趴窝,SIPRI年年把印度列成最大武器买家,自家高端设备全靠买。就这么个背景,想在一艘船上同时点亮雷达和电推两颗科技树,怎么看都像小学生直接报名高考。
所以P18现在更像一张海报,挂出来给国内打鸡血:看,我们有梦。梦可以大,可船得先能出海。造船不比攒手机,螺丝拧错一颗都能要命。印度想一步登天,结果梯子是自己画的。
说到底,144个坑只是数字游戏,真打仗看的是弹多粗、雷达多稳、重心多低。P18把数字拉满,却把风险也拉满。哪天真开工,万一桅杆先压垮船体,那就是大型翻车现场。
看完一圈,我脑子里只剩一句:这船要是真下海,风浪一来,先别想着打敌人,先祈祷别自己翻个底朝天。
你觉得这艘“144坑”到底是未来战神还是纸面传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