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卧床女性长辈的,是不是也经历过半夜频繁起来换纸尿裤,刚换完没一会儿又湿了的崩溃?或者看着老人因为尿失禁不敢喝水,甚至因为长期潮湿皮肤发红、发痒,偷偷抹眼泪的场景?
很多老人因为疾病或术后行动不便,长期卧床,尿失禁的问题让她特别自卑,总说自己麻烦人。照顾的家人每天都要帮老人换五六次护理垫,晚上也要定好几个闹钟起来查看有没有漏尿,熬得满眼红血丝。那时候我们都在想,要是有个能让老人舒服点、护理也省心的办法就好了。直到后来了解到女用导尿棒,才发现原来真的有这样的 护理救星。
女用导尿棒不是插管,是给卧床女性的温柔保护
很多人一听到导尿,就会想到传统的插管式导尿,担心会疼、会有感染风险。但这款导尿棒不一样,它是完全非侵入性的,不用插进身体里,对老人来说没什么不适感。我特意仔细了解过它的设计,里面有医用硅胶材质,能贴合耻骨起到固定作用,不会晃来晃去。接触皮肤的部分是软纱布,摸起来特别柔软,吸湿快干还透气,不像纸尿裤那样闷得慌。而且它有底部储液结构,搭配医院的负压装置或者自备的集尿罐,尿液能及时被吸走,不会停留在皮肤上。朋友外婆用了之后,之前发红的皮肤慢慢好了,也愿意主动喝水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
这些情况,女用导尿棒能帮上大忙
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样的人适合用这个女用导尿棒呢?其实不只是术后卧床的老人,像那些需要监测尿量但又不用插留置导管的患者,或者因为尿失禁、尿频,从床到厕所都费劲的人,用它都很合适。
我还听说有位阿姨,之前因为尿失禁用纸尿裤,夏天的时候皮肤捂得全是疹子,又疼又痒。后来护士推荐了这款导尿棒,每8 ~12小时换一次就行,不用频繁折腾。阿姨说:“终于能踏踏实实睡个整觉了,也不用再因为漏尿不好意思出门复查了。”
还有那些因为尿失禁用了纸尿裤后皮肤受损、刺激的,或者医生嘱咐要卧床休息的患者,用它也能减少很多麻烦。不过要注意哦,尿潴留的患者不适合用,要是老人情绪特别激动、不配合,或者有严重大便失禁又没有粪便管理系统的,也得谨慎考虑,最好先跟医生沟通。
女用导尿棒操作不难,记住这几步就够了
很多人担心女用导尿棒的操作复杂,其实真的很简单,家里人跟着学两遍就能上手。用之前先做好会阴护理,看看皮肤有没有破损。然后让患者分开双腿、臀肌和阴唇,把导尿棒的软纱布面朝向患者,远端对准臀裂,轻轻塞到臀肌和阴唇之间,注意要让纱布上边缘和耻骨对齐,最后慢慢把双腿并拢就放好了。取的时候也很容易,先把双腿、臀肌和阴唇分开,保持抽吸状态,轻轻向外拉就行,别往上拽,避免弄伤皮肤。
朋友刚开始也有点紧张,怕放不好会漏。后来护士教了她一个小技巧:准确放置是防止泄漏的关键,要是患者体重偏轻,还可以用网状内裤固定一下。现在朋友操作起来特别熟练,几分钟就能搞定,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手忙脚乱了。
使用女用导尿棒,这些细节一定要注意
虽然女用导尿棒操作简单,但有些细节还是不能忽视。女用导尿棒要每8 - 12小时换一次,要是被粪便或者血液污染了,得马上换。换之前一定要检查皮肤,做好清洁,这样能减少感染风险。
还有,患者翻身或者换体位的时候,要先把导尿棒取下来,调整好姿势后再重新放回去。要是患者要暂时离床,比如去做康复治疗,可以用护理垫把导尿棒包好,保持清洁,回来后要是需要就及时更换。
另外,它不含天然乳胶,对乳胶过敏的患者也能放心用。不过对于18岁以下的孩子,因为目前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孩子生理发育还不完全,用之前一定要让专业医生评估,确保安全。
写在最后
对于卧床的女性患者来说,尿失禁不是她们的错,但这份尴尬和不适,却常常让她们陷入自卑。而对于护理者来说,日复一日的频繁更换和担心,也特别消耗精力。
女用导尿棒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实际的护理难题,更重要的是,它让患者找回了尊严,让护理者少了些疲惫。就像朋友说的:“看着外婆能舒舒服服地休息,不用再因为漏尿难过,我觉得再辛苦都值了。”
如果你家里也有这样的需求,或者身边有人正在被卧床尿失禁的问题困扰,不妨了解一下这款导尿棒。也许它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能让护理之路走得更轻松一点,让卧床的长辈能多一份舒适,多一份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