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谟清,男,1955年生,湖南省浏阳市人,现居浏阳。系长沙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沙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委员会委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研究员,中艺星光书画艺术平台高级会员,浏阳市“农村联墨精英”。
墨韵凝香,书道通神——评李谟清老师书法艺术
书法,乃中华文化之瑰宝,承载着千年文脉的流转与精神的薪传。李谟清老师的书法作品,于笔墨之间,尽显传统书法之神韵与个人艺术之风采,如同一幅幅流动的文化长卷,让观者得以领略书法艺术的深邃与大美。
李谟清老师的行书作品,师从二王之宗,兼蓄子昂之韵。行书贵乎流畅自然,气韵生动。李老师的行书,笔势连贯,牵丝映带恰到好处,既不显得繁杂拖沓,又能体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节奏。如“快乐”“心想事成”等,则是境界的突显。“快乐”二字,笔画之间相互呼应,“快”字的灵动与“乐”字的舒展相得益彰,仿佛能让人从笔墨中感受到那洋溢的愉悦之情。“心想事成”四字,更是将行书的气韵与祈福的美好寓意融合,笔画的轻重缓急,如同心曲的起伏,传递出对生活的热忱与期许。在布局上,字与字之间疏密得当,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视觉韵律,使作品整体既具灵动之美,又不失稳重之感,尽显行书“行者,动也”的艺术特质。
李谟清老师的“夕照青山”,笔墨酣畅,字体或舒展或紧凑,笔画粗细变化自然,似有夕阳余晖洒在青山间的灵动之感,营造出悠远静谧的意境,落款 “乙巳秋月 李谟清书”,更添古朴雅致,仿佛带观者走进那秋日落山的诗意场景。“上善若水”,笔力沉稳。四字大气端庄,下方小字注解,丰富了内涵。整体布局规整又不失灵动,既体现出 “上善若水” 所蕴含的包容、谦逊的哲理,又通过书法的形式美,让观者在欣赏笔墨的同时,感悟到水般的处世智慧,给人以心灵的启迪与艺术的享受。
观李谟清老师之楷书,端雅方正,笔笔精到。既有欧阳询风骨,又有褚遂良笔意。每一个字都似精心雕琢的玉璧,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横画如千里阵云,舒展平稳;竖画若万岁枯藤,挺拔坚韧。撇捺之笔,开合有度,既具楷书的规整,又含行书的飘逸之姿。在书写过程中,李老师对线条的控制精准入微,墨色浓淡相宜,浓处如漆,尽显厚重;淡处若雾,更显空灵。这种对墨色的巧妙运用,为楷书作品增添了层次与韵味,使静态的文字焕发出动态的生机。他书写的《爱莲说》,将周敦颐笔下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之态,通过楷书的端凝与墨色的变化,悄然传递给观者,让人体会到文字与书法艺术相互交融的妙趣。
除了笔法、结构和墨法之外,李谟清老师的书法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他常将诗词、名言等内容作为书写对象,通过书法来表达自己对这些经典文化的感悟和诠释。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他与古人的一次对话,是他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笔墨之中的产物。从他的书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李谟清老师不仅仅是个优秀的书法家,他在词楹联方面的造诣,也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参展或参赛,他书写的作品,大都是自己创作的诗词对联,很少做“抄写匠”,充分显示出其才华的横溢和艺术的高超。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作品始终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之心,每一幅作品,无论是单字吉语,还是通篇诗章,他特别注重同字或同笔画的不同变化。从此中可以看到他对传统书法技法深入的研习与精准的把握。从笔法的起承转合,到墨法的干湿浓淡,再到章法的虚实相生,无一不体现出他扎实的书法功底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再看李谟清老师书写的《陋室铭》,却又不刻意做作,尽显古朴典雅之态。整幅作品布局规整,字距行距均匀,仿佛一座古朴的庭院,井然有序。通过书法的醇厚笔意,将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安贫乐道、高洁傲岸之情,缓缓铺陈开来,让观者在领略书法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实现了书法与文学的深度共鸣。
相信在未来的书法之路上,李谟清老师定能继续深耕,以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