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举报,现场曝光
多名学生反映腹痛、呕吐,家长蹲守发现食堂配送的猪肉发臭、发霉,现场视频显示肉块泛绿、有霉斑,散发刺鼻异味。
学校回应:教体局指定配送,曾多次退货
该校一名杨姓老师承认,食材由富顺县教体局统一指定公司配送,此前已多次因质量问题退货。
家长质疑:既然早发现问题,为何不更换供应商?
官方行动:封存送检,启动调查
富顺县教体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封存涉事猪肉,送自贡检验检测院检测。
供应链问题:无证经营+冷链缺失
涉事供应商富顺鲲鹏商运公司的肉类来源包括无照经营户赵某,其提供的猪肉宰杀后未冷藏运输,导致变质。
监管失职:教体局指定企业屡次违规
该校食材配送由2024年政府招标确定,但涉事企业多次被投诉,却未被取消资格。
类似事件并非首次:2024年云南昆明某校因“臭肉”事件导致校长免职、教育局官员停职。
处罚措施
暂停涉事企业供应资格,立案调查无证经营问题。
家长愤怒:食品安全底线被突破
“孩子是底线!”家长要求严惩责任人,呼吁提高违法成本。
专家观点:监管体系存漏洞
指定配送模式易滋生腐败,需加强透明招标、家长监督。
法律惩处力度不足,类似事件罚款仅数万至数百万,难以震慑。
舆论呼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推行“明厨亮灶”,允许家长参与食堂监督。
食品安全不能仅靠“事后严查”
此次事件再次暴露校园食品供应链的监管漏洞,从无证经营到冷链缺失,再到监管失察,每个环节都可能危及学生健康。唯有强化源头管控、提高违法成本、引入社会监督,才能杜绝类似事件重演。
“孩子的健康,不该成为利益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