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朔州老城区,一座始建于唐麟德二年(665年)的千年古刹——崇福寺,正以其独特的金代建筑艺术和珍贵的文物遗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探访。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座素有"金代艺术宝库"美誉的佛教寺院。
金代建筑艺术的活化石
"走进弥陀殿,瞬间被那种庄严古朴的气息所震撼。"来自北京的古建筑爱好者张先生感叹道,"特别是殿内采用的减柱法构造,让整个空间显得异常开阔,这在同时期建筑中极为罕见。"
崇福寺作为我国现存三大金代佛寺之一,其主体建筑弥陀殿建于金皇统三年(1143年),殿内不仅保存有高大的金代塑像,更有精美的壁画。最令人称奇的是,大殿建筑完全保留着金代原构,堪称研究12世纪中国建筑艺术的"活化石"。
棂花窗:小木作工艺的巅峰之作
寺内十五扇精美的棂花窗,是崇福寺的另一大看点。这些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窗棂,雕刻着十五种不同的图案,每一扇都展现着金代工匠精湛的小木作工艺。
"透过这些精巧的棂花窗,阳光洒进殿内时会形成特别美丽的光影效果。"摄影爱好者李女士告诉记者,"每天早上九点到十一点是最佳拍摄时间,这个时候的光线最能展现棂花窗的雕刻之美。"
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并重
近年来,当地文物部门加大了对崇福寺的保护力度。寺内安装了先进的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温度、湿度等指标,确保文物安全。同时,景区还推出了数字导览服务,游客扫码即可收听专业讲解。
"我们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接待。"崇福寺文保所负责人介绍,"今年我们还特别推出了'金代建筑艺术'专题展,通过图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向游客展示崇福寺的建筑价值。"
文化旅游的新热点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兴趣的高涨,崇福寺的游客量近年来稳步上升。特别是每逢周末,来自全国各地的古建爱好者、艺术院校师生络绎不绝。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喜欢来这些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太原市民王女士说,"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古代艺术,还能让孩子学习历史知识,非常有意义。"
未来展望:打造文化地标
据了解,当地政府正在规划以崇福寺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区,将寺庙建筑与周边的历史街区整体打造,形成集文物展示、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地标。
"我们计划推出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不仅能看文物,还能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朔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传统建筑技艺体验、佛教艺术讲座等,让崇福寺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夕阳西下,崇福寺的琉璃屋顶在余晖中熠熠生辉。这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刹,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辉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