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认为战争不是靠运气,而是依赖于推理,在相关的军事理论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战略,才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乔治 • 勒费弗尔评价拿破仑时说道:“他拥有史上最健全的大脑之一:永不松懈的专注力能够捕捉到一切的细枝末节;超强的记忆力则是将这些细节存入大脑并加以分类;而那天才的想象力则是将这一切灵活运用。”
他 (指统帅)原是个头子,一支军队全靠他。当日征服高卢的原是恺撒,不是罗马军队;令罗马发抖的,不是迦太基人,是汉尼拔;从前走到印度河的,原是亚历山大,不是马其顿军队; 转战到威塞尔(Weser)的,原是图林(Turrenne),不是法兰西军队;当七年之战,保全普鲁士,力抗欧洲最强的三国,是腓特烈大王,不是普鲁士军队。”《拿破仑日记》
拿破仑是极致的英雄主义者,在他看来,之所以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归根结底都是统帅的作用。拿破仑认为能够取得胜利的三大宗旨:集中兵力;灵活机动;士兵勇气和光荣战死的决心。在马伦戈之战,,他要求莫罗派蒙赛率二万五千人与他汇合,战略上集中优势兵力成为对奥军的决定性的胜利的要素。拿破仑思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战争就是处置位置,谁能够优先取得更好的位置,谁的优势就更大。拿破仑有过这样的名言:“军队的冲锋,与力学的总系数相同,是等于质量乘速度”。这点强调的则是拿破仑对于速度的要求。他的部队总是能够有着风驰电掣般的行动速度,这也是他多年的军事生涯,最核心的致胜法宝之一。拿破仑也非常士兵的勇武之气,以及光荣战死的决心。在漫长的征战生涯中,凭借他个人超强的魅力以及动员能力,将士兵的士气激发到最高点,使其成为决定战役胜利的战略性要素之一。拿破仑还非常重视战略传播,它不仅可以鼓舞国民,提振士气,也可以影离间敌国。1800年6月,拿破仑曾请塔列朗印行《论奥地利政策书》,这本书的目的在于:传播奥地利经常性的牺牲帝国的利益,以方便自己开拓疆土,从而制造舆论,使敌人从内部瓦解。拿破仑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一个伟大的公共关系专家,一个伟大的战略传播专家。利用一切舆论,让自己处于最有利的位置。拿破仑极致的个人魅力几乎令整个欧洲都为之倾倒,甚至连他的敌人对他也是爱恨交加。其思想精髓至今依然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