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好消息!全国首个网约车判责标准出台,平台再也不敢乱判责了!

重大利好来了!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指导成都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协会制定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判责指引》,

重大利好来了!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指导成都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协会制定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判责指引》,以后网约车平台不敢乱判责了!

近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指导成都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协会制定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判责指引》,围绕费用争议、订单争议、服务质量争议以及不安全行车行为等常见纠纷类型,明确了平台判责的基本原则、程序规则和处置标准。

这也是首次从省级层面系统性规范网约车平台判责行为,旨在解决长期困扰行业的“随意判责”“过度处罚”等问题,推动平台治理向公平化、透明化迈进。这一举措被视为网约车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运营”的关键转折,也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治理范本。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变化——

《指引》首先强调公平公正原则,防止平台“一家说了算”。平台公司在判责过程中须遵循依法合规、透明公开、过罚相当的原则,全面收集事实证据,并充分听取司机的陈述,确保判责依据充分、事实清楚。判责后,平台需明确告知司机判责原因、证据及结果,并提供便捷有效的申诉复核渠道,避免因误判或滥用判责权而损害司机权益。这一规定有助于减少平台单方面裁定的随意性,提升判责的公信力。

针对费用争议、订单取消、服务质量等常见纠纷,《指引》细化了多种驾驶员免责情形,避免“乘客投诉即判责”的简单化处理。例如,因乘客原因未乘车、因道路管制或乘客指定路线导致绕行、因不可抗力或乘客过错取消订单等情况,驾驶员可不承担责任。这一规定为司机提供了更明确的权益保障,防止其因非自身过错而受到不公正处罚。

在处罚措施方面,《指引》要求平台处罚应与违规行为的后果、责任大小及过错程度相适应,严禁“轻微违规重罚”或“初次违规一刀切”。平台应优先采用“警告、扣分、培训、暂停接单”等分级分类处理方式,避免因一次判责对司机的长期生计造成严重影响。这种柔性化、差异化的处罚机制,有助于平衡平台管理与司机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

此外,《指引》还拓宽了司机的投诉维权渠道。平台需在受理判责纠纷后24小时内响应,并在3日内处理完毕,通过客户端消息、短信或电话等方式告知结果。若司机对处置结果不满,可向行业协会、司机之家或社会调解组织反馈;仍无法解决的,可拨打12328、12345热线投诉,或通过司法途径维权。这种“平台自管+行业调解+政府监督+司法救济”的多元纠纷化解体系,为司机提供了更全面的权益保障路径。

《指引》的出台是规范网约车行业发展、优化从业环境的重要举措,标志着行业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引导”转变,从“监管平台”向“服务司机”延伸。通过规范判责流程、细化免责情形、优化处罚措施、拓宽维权渠道,该《指引》不仅有助于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还能提升其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最终为公众提供更安全、便捷、优质的出行服务。这一制度的实施,将推动网约车行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