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兔子vs猫狗:养兔70天的对照感受

关于宠物,我是有一些经验的。我养过猫,暹罗,美短,大橘,奶牛,英短,也养过狗,雪纳瑞。我以前一直觉得,宠物大致分两类:猫

关于宠物,我是有一些经验的。我养过猫,暹罗,美短,大橘,奶牛,英短,也养过狗,雪纳瑞。

我以前一直觉得,宠物大致分两类:

猫狗那类,是能“交流”的动物,有表情,有态度,会撒娇也会生气。

另外一类像鱼之类的,主打一个美丽大方,你就是观察也能过一上午的那种。

兔子在我印象里,就是动画片里用胡萝卜当道具的“配角动物”,安静、可爱,没什么存在感。

现在,养兔子70天,我对兔子有了一些全新的感受。

兔子很安静。没有“喵”、没有“汪”,没有呼噜声。急了会吱吱叫,但十分罕见。

对比一下以前家里的猫狗:

猫是房子的主宰——会在凌晨四点踩着你脸宣布“我起床了,你也起来吧”;

狗是警卫——听到楼下有人经过就汪汪两声,提醒全家它在尽责。(后来我还给它戴过一阵子止吠器,就是一叫就发电的那种,唉,想想就心疼。)

而兔子,它只是在那儿,吃草、打盹、舔毛、再吃草。

疯的时候也很疯狂,扑腾扑腾,跑几圈,又不动了。

刚开始我有点不习惯,怕它是不是不开心。后来发现,是它的快乐方式有所不同。

猫狗的快乐是“外放”的——它们会跑来蹭你、舔你、趴你腿上。

兔子的快乐是“内敛”的——它开心的时候只是……猛吃猛嚼。

你不去打扰,它就安静地幸福着。

和猫狗熟悉的过程,是互动的。你喂食、摸它,它回应你,享受或者厌恶你的摸摸,明确表达出来,给你反馈,让你知道它喜欢什么,会“驯化”你。

兔子不一样。

它需要你先学会不碰它。

刚开始,它特别警惕。

我蹲在地上,它盯着我,耳朵竖得笔直。

哪怕我只是轻轻挪动一下手,它都立刻往后蹦,贴着墙边躲着我。

于是,我基本放弃主动靠近。只是每天换水、加草、清理小球球。

慢慢地,明白我没有危险,它开始放肆:开始用鼻子轻轻碰了碰我的手指,然后,一口咬下去。

再后来,就开始啃我的电线。

感觉是一种比较慢热型的动物吧。

说回现实层面——养兔子比想象中麻烦。

猫狗的排泄相对可控,兔子的粪便多而细碎,一天要清理无数次;你抱着它的时候它有可能掉下来几粒,虽然落地就是硬球球,没什么味道。

兔子则对食物十分挑剔,不能吃油、不能吃盐,甚至不能随便换草。

吃草算是加分项,但草得买啊,买的草浪费十分严重,大约有三分之一都被浪费掉了,感觉好可惜。不买的话,夏天晒草劳动量也很大,要不然黄了人家可不吃。还得有个存干草的地方。喂草的时候灰尘很大,这个也没法避免。

兔子尿的味道很大,需要及时清理:一天三遍,猫砂加隔尿垫。定点尿尿以后会好很多,但公兔子会有炫耀性的喷尿行为……清理到崩溃。

养猫狗的爱,是热烈的——你叫它名字,它回应;

它看你一眼,你知道那是依赖。

那是一种情感的互相确认。

兔子不会冲上来舔你,也不会扑进怀里。

但它会在你走近笼子时轻轻用鼻尖顶你的手。

养兔子,让我的家里多了两位沉默的小老师。

它们教会孩子什么是“尊重空间”;我跟她讲,你要用兔子喜欢的方式去爱它,而不是你喜欢的方式。

也教会我一种新的陪伴方式——

不靠打扰,不靠占有,而是共处、同频、共享安静。

以前我觉得养猫狗能让家变得热闹;

现在我觉得养兔子,让我变得平和。

猫狗是欢快的旋律,兔子是无声的底色。

“也许,我们需要的不只是陪伴的声音,还有这份静静的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