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无长物却顿顿吃席,不掏一文却年入千两!《金瓶梅》里的应伯爵,才是明代职场最强“人精”。
“伯爵”这个名字充满讽刺——既无爵位也无产业,却能在清河县首富西门庆的饭桌上稳坐C位。
全书统计:应伯爵出场83次,其中61次在饭局,22次帮西门庆拉皮条、平官司、买古董……最终实现:“年赚千两白银,全靠一张嘴”(明代县令年薪才45两)。
1. 核心技能:精准“情绪价值”供货商
讲段子:第54回西门庆郁闷时,他立刻讲“王婆打卦”荤段子调节气氛
背黑锅:第79回西门庆偷情被抓,他主动认领“是我拉大官人去喝花酒”
造台阶:李瓶儿葬礼上,他哭得比亲儿子还惨,给足东家面子
职场启示:领导需要的不是能力最强的,而是“用着最顺手”的。
2. 利益链:明代版“资源整合大师”
拉皮条抽成:介绍西门庆包养李桂姐,每次抽佣20%
古董中间商:帮买“犀角带”虚报价格,差价够买套房
官司调解员:苗青杀人案中两头吃贿赂(第47回)
数据对比:西门庆死后,应伯爵立刻跳槽到张二官处,证明其“人脉是可迁移资产”。
3. 生存底线:永远不当“第四把交椅”
西门庆核心圈排名:
西门庆(老板)
吴典恩(白手套)
谢希大(钱袋子)
应伯爵(气氛组)
他深谙“副手必死”定律(参考宋蕙莲丈夫来旺),坚持做“老三以下,老五以上”的安全位。
应伯爵的悲剧在于:他算计了一生,却在西门庆死后发现,自己不过是“高级夜壶”——用时光鲜,弃时嫌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