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著《长安小饭馆》改编的电视剧《宴遇永安》播出后,却被许多观众质疑“主线跑偏”。概因为其原著故事着重刻画穿越女主从煎饼摊起步,到形成规模性美食版图的过程,主要看点集中在美食创新和女主个人成长,正因如此才能脱颖而出,成为站内美食文TOP。
而《宴遇永安》开播前宣传的立足点是全家群穿+美食,走的是轻喜剧路子,又有热播剧《卿卿日常》的编剧团队操刀。自然是让观众们期待万分,料想此剧应该是一部合格的下饭剧。
谁知脱胎自美食文的《宴遇永安》不仅大幅度削弱了美食经营细节,更多的将主线移向男主林晏的权谋破案线。还把沉浸式搞事业的女主沈韶光弱化成了温暖治愈男主的“小太阳”,其天赋点满的美食技能沦为辅助男主破案的工具。综合来看,《宴遇永安》的改编让观众失望的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是将美食作为噱头吸引观众入场,缺乏对美食烹饪过程以及经商过程的细致刻画。
观众印象中的美食剧应该是像《花间提壶方大厨》那样完全展现出美食烹饪过程的类型,而非是将美食作为宣传点,实际叙事却完全跑偏,有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荒诞感。比如《宴遇永安》已更新的内容里,正经做出的美食就只有三样,从开头的一套煎饼果子,到第五集的羊肉串和奶茶。中间穿插着男主旧案的戏份,看的人脑子发晕不说,低智的权谋也并不能提高剧的可看性。
按照目前几集权谋和美食的戏份比例,便可大致猜出后续的剧情走势。其二是男主女主相关戏份的画风太割裂。一边是低幼无聊的朝堂权谋,一边是刻意营造的相亲相爱一家人,两人的初遇和互动镜头毫无CP感。其三是女主一家人的表演痕迹太过明显,且编剧刻意营造的笑点也很俗套。其四是架空但是又要借助一些原著的设定,这就导致《宴遇永安》虽然有一些基础的逻辑和节奏,但是经不起推敲。
其五是剧组的服化道也不用心。女主的睫毛很出戏,好几个镜头还要戴个劣质墨镜装酷耍帅。女主爸戴个厨师帽,女主侄女穿短裤小腿袜露半截腿,但是别的角色又都很正常,仿佛是特意凸出女主一家人作为现代人的与众不同,只会为了吸睛而吸睛,完全不考虑基本的逻辑。
正是因为剧方为了迎合市场强加权谋冲突,导致整部剧的基调跑偏。原著的美食治愈风格爆改为快餐式喜剧,原著故事的核心设定丢失。此外,女主事业线沦为男主附属,就连父亲蒙冤也要强行嫁接给男主,这就导致才短短几集,男主有勇有谋忍辱负重的美强惨人设已经立起来了,而女主人设却显得单调普通,加之扮演者王影璐古装造型违和,演起古灵精怪的甜妹来又容易五官乱飞,戏里表现略显僵硬,差强人意。所以她想要借着这部剧扭转“体寒”恐怕有点难。
说起来,王影璐作为平台看好的待爆花,今年已经连续播出了五部剧,于个人却无任何加成,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是角色热度大于演员本人,其主演作品类型多元化,这就导致她身上没有明显的标签被记得。由此演员个人辨识度被角色多样性稀释,想要出圈还得依赖优秀作品的持续输出和观众缘的不断积累。
其二是王影璐缺乏腥风血雨的体质,虽然出道就能演“冯宝宝”这样出彩的角色,借此获得高于同期花的讨论度,但后续过于密集的作品输出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况且没有一部大爆剧提升知名度,就能被各大影视制作组频繁递本,似乎加重了她身上资源咖的固有标签。
其三是市场环境不好,00花赛道竞争压力较大,其他演员可能通过古偶剧已经累积了一定的关注度,而王影璐在还未形成稳固观众盘的同时,多次转换赛道,曝光度自然难以为继。
目前她的待播作品仍是类型丰富。比如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芳出嫁》,剧方审美稳定,有多部热播的同题材代表作背书,这部剧作为年轻演员独挑大梁的剧,有望填补市场空白并拓宽受众。再者她的个人特质很强,戏里虽然能驾驭多种风格但表情管理仍需要学习,戏外积极营业,拒绝偶像包袱。其实王影璐选择用作品扎根的路径符合长效演员的发展逻辑。
总之,多部作品的播出在一定程度上维系曝光度,让她的存在感有相应的上涨。不过在快餐式娱乐环境中,她的作品输出过于密集,就会因为发酵期短,类型不统一,个人记忆点弱而不能快速转化为大众知名度。若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可能会导致她的回报率低,扛剧能力受到质疑,进而影响到行业对她的评估,严重点还可能被资本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