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专科没毕业直接退学,模仿做了一款融资平台软件。
短短一年多时间,诈骗了115万人,获得760亿现金。
他拿着这些钱,搜罗天下美女,组建后宫。
他带着这些美女,每天飞一个城市,只为买空该城市所有奢侈品店。
为博美人一笑,更是直接打赏5.5亿......
手里的钱实在太多,他于是跑到缅北,购买了上千公顷土地,建银行,搞武装,自封副司令......
一元起投,随时赎回,高收益低风险。
这句话,是当年鼎鼎大名E租宝的广告语。
E租宝的名字,在当年简直令人如雷贯耳。
一年投十万,在银行只能赚到2000多的利息。
但是在E租宝,却可以赚到14000。
14.6%的超高利率,一时间吸引了上百万人争相投资。
直到最后暴雷,主犯落网,无数人血本无归。
可是大家却异口同声的为主犯请命:“放过他吧,这样我们才有回本的可能......”
究竟是什么人,把一百多万人骗那么惨,结果大家还要为他求情?
会议室内。
董事长满面愁容的看着众位高管。
“没有新的投资者进来,我们的资金链马上就要断了,大家说说,应该怎么办?”
这时有人说道:“既然银行贷不来钱,那咱们就剑走偏锋,出国去搞点钱。”
董事长问:“我们在国内都搞不到钱,出国就能搞到?”
对方神秘一笑,说道:“当然,董事长您别忘了,东南来地区可是犯罪者的天堂。”
“我们如果能去那边搞点鸦片,或者军火生意,肯定能快速筹到钱。”
董事长的眼睛瞬间亮了。
“你说得对,东南亚最适合犯罪的地方,当属缅北。我们就去缅北搞票大的,然后来填项目的窟窿。”
很快,他们便开始实施了这一疯狂计划。
那么,这个为了弥补项目亏空,甘愿去缅北搞鸦片和军火的人,究竟是谁?
他叫丁宁。
1982年出生在安徽蚌埠,一个叫丁岗村的地方。
和李毅、史玉柱是老乡。
父亲丁延柏和母亲宋淑霞,合开了一家小作坊,赚得钱并不多。
丁宁一共兄弟两人,弟弟名叫丁甸。
父母一直都希望兄弟二人,能够好好读书,将来好出人头地。
可惜丁宁并不喜欢读书,自小便喜欢研究那些歪门邪道。
中考的时候,丁宁意料之中的没有考上。
父母对他很失望,于是便盘算着,把他送到中专,勉强混个文凭。
1999年,父母通过关系,将丁宁送进了淮南的某专科学校。
然而到了学校,丁宁一共也没上几天,便偷偷扒火车回到了老家。
他对父亲说:“上学没意思,我要跟着你们干。”
父母的小作坊,是专门加工集装箱锁具铅封的,平时生意一般,除了两口子,连个工人都没有。
父母一想,既然丁宁不想上学,那干脆也别浪费那个学费钱,索性就让他进到自家作坊来干活。
反正是自己的儿子,又不用开工钱。
丁宁加入后,靠着无师自通的经商手段,和天赋异禀的销售技巧,很快便让自家小店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订单是一笔又一笔,父母都乐开了花。
“好小子,谁说只有上学才能有出息,我看你不上学,照样有出息。”
晚上吃饭的时候,父亲特意给丁宁倒了一杯酒,并拍着他的肩膀夸奖。
丁宁喝了口酒,对父亲说:“现在咱家生意好了,我打算下一步,将作坊规模扩建,改成厂子,然后再招一些工人。”
“只有这样,我们家的生意,才能做大做强。”
对于扩厂招人,父亲态度不明,母亲则直接反对。
母亲宋淑霞说:“我和你爸干了半辈子了,一直都是我们两个人,虽说没挣什么大钱,但总归能维持住生活。”
“现在你要扩建厂子,还要招工人,那我问你,万一赔了怎么办?”
“我们家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觉得以后还是稳扎稳打的好,就别瞎折腾了。”
丁宁冷冷一笑,说道:“妈,你的目光太短浅了,别说靠你们两个人,就是再加弟弟咱们四个人,这小作坊一年也最多挣十几二十万的。”
“而且永远都是这个数字,不可能比这再高了。”
“可是一旦我们扩建成厂子,再招上工人,那么产能就能直接翻倍,利益自然也会翻倍。”
“眼下我们并不缺订单,好多客户因为不愿意等太久,直接就换别家了,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如果听我的扩建厂子,招聘工人,我们一年挣一百万都不是问题。”
母亲宋淑霞听后,立刻笑了,“你快拉倒吧,就凭咱这买卖,一年怎么可能挣一百万,你白日做梦呢?”
说完,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扩建,不招人。
丁宁无奈的摇摇头,不再理会母亲,而是将目光投向父亲。
“爸,我有信心一年赚一百万,建不建厂,你表个态吧。”
丁延柏埋头抽着烟,思考了半天,才犹犹豫豫的说道:“要不,就按你的办法试试......”
有了父亲这句话,丁宁立刻开始大刀阔斧的兴建厂房,招揽工人。
甚至还花大价钱,购买了一条专门生产开罐器和螺丝的生产线。
一年时间,丁家的工厂拔地而起,最多的时候,里面有将近二百号工人。
第二年,丁宁终于实现了当初对父母的承诺,自家的工厂,净利润达到了130多万。
这在一年前,丁延柏夫妇是做梦也不敢想的。
正当两口子满足于现状的时候,丁宁却又做出一个更大胆的决定。
从2000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民间高新技术发展。
丁宁借着这股东风,用自家的工厂,注册了钰城五金工贸有限公司,法人为母亲宋淑霞。
丁宁则出任公司的总经理兼技术中心主任。
这一年,他不过才23岁。
事业稳定后,父母开始劝他,是时候找个对象,为丁家传宗接代了。
丁宁总是推脱说忙。
这样又过了三年,丁宁都26了,父母又开始催他,钱是挣不完的,但是老婆总得娶啊。
在父母的逼迫下,丁宁认识了合作商的女儿高俊俊。
出生于1986年的高俊俊,比丁宁小四岁,父亲是当地一家汽修厂老板,母亲是一名会计。
高俊俊与丁宁不同,她自小学习成绩优异,后来更是考进了北方某211高校,是名副其实的本科生。
毕业后,父母安排她回老家考公,结果却屡屡失败。
高俊俊因此变得郁郁寡欢,整日闷在房间不肯出门。
父母于是劝她,考不上公务员没事,可以先把婚结了,以后再慢慢考。
高俊俊说道:“考不上公务员,我就不结婚。”
父母对视一眼,无奈叹了口气。
当时,高俊俊的父亲,跟丁家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高父一次跟丁延柏喝酒,说起了自己的闺女,忍不住叹了口气:
“我那女儿啥都好,就是脾气太犟,考不上公务员,其他工作根本不考虑。”
“现在连婚也不想结,再这么下去,她可就要成老姑娘了。”
丁延柏听后,随口说道:“现在的年轻人,都这脾气,我那儿子也是,这都26了,结婚的事也说不急。”
高父忙问:“你说的是你家老大丁宁?现在身价有几百万了吧?”
丁延柏苦笑一声,“几百万身价有什么用?没老婆没孩子,将来钱给谁花?”
高父半开玩笑的说:“要不这样,让你儿子跟我闺女接触接触,万一他们互相看上眼,咱们不就亲上加亲了吗?”
丁延柏的表情,立刻认真起来:“你说的对,你那闺女我见过,要个头有个头,要模样有模样,配我那儿子,绰绰有余。”
“就这么订了,我回去就跟儿子说。”
对于儿女的婚事,两个人一拍即合。
回去以后,丁延柏将这件事告诉儿子丁宁,让他先去跟高俊俊接触接触,实在不行再说。
丁宁为了应付父母的催婚,只好答应跟高俊俊见面。
与此同时,高父那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总算是说服了女儿跟丁宁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