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尿蛋白纠缠数十年?不想肾衰,快看哪种方法才是你的“救星”!

蛋白尿的症状往往从肾病早期就出现了,如果你一直控制不好,往往会伴随终身,发生肾衰竭的风险会非常高。而有些患者也很无奈,和

蛋白尿的症状往往从肾病早期就出现了,如果你一直控制不好,往往会伴随终身,发生肾衰竭的风险会非常高。

而有些患者也很无奈,和蛋白尿纠缠十几年,一直没什么好办法把蛋白尿彻底的堵住,就整天发愁,吃不好睡不好的,病情也在悄悄的加重。其实并不是一定要追求蛋白尿彻底的转阴,只要达到及格线,把对肾功能的影响降到最低,就可以了。毕竟降蛋白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好肾小球等重要细胞,阻止肾衰竭的发生。

因此降低尿蛋白大家记住一个数字就可以了:尿蛋白定量降到0.3g/24h以下,肾衰竭风险更低。

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其实说难也不难,每个人蛋白尿不达标的原因不同,看看你是哪个问题?

一、从根上解决肾损伤,是尿蛋白达标的关键

降低尿蛋白一定要从蛋白流失源头,原因入手,只浮于表面,吃药50年也难好转。

蛋白流失的源头很明确就是肾小球基底膜损伤,肾小管纤维化发展,因此及时去修补这些损伤,蛋白就能阻断持续流失。

此外,去针对造成基底膜损伤,肾细胞纤维化的原因,是另一个重要方面。抓住这两点入手,不怕蛋白尿降不下来。

从病因来看,一般分为两大类型,看看你是哪一类?

1、肾小球肾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肾损害——抗炎活血

这类肾病很常见,典型的肾炎,肾综,早期以蛋白尿为主。原因主要是自身发生免疫炎症反应,与先天性免疫损伤和后天免疫功能损伤有直接关系。因此控制这类蛋白尿,一是需要积极抑制自身免疫炎症,同时修复免疫功能,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在临床上,很多人只做到了第一点,第二点完全没重视,导致尿蛋白反反复复,也不奇怪。

抑制免疫炎症,目前常用方案是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主,生物制剂方案,改善免疫功能,降压药降糖药方案改善肾小球硬化。根本改善免疫功能则需要联合中医药长期调理,从根上去改善体质,从长远来看复发率更低。且中医有助于活血,辅助改善肾小球硬化现状。

不少患者基本上只用了其中一种方法,每个人对不同方案敏感度不一样,如果你长期用激素始终无法转移,就说明早该换方案了,不要拖拖拉拉的,反而不利于病情好转。

2、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降压降糖改善微循环

这类肾病与原发性不同,蛋白的流失量往往比较少,但同样会加速肾小球硬化,诱发肾衰竭发展。

但造成蛋白流失原因,主要是长期血压血糖的失控造成肾脏动力学异常,微循环变差,无法及时供血,致使肾细胞的萎缩硬化纤维化发展。

一方面稳定血压血糖,可以减轻肾脏内压,恢复血液供应后,部分细胞有所改善,蛋白不再流失。另一方改善微循环,修复硬化肾小球后,蛋白控制更彻底,尿毒风险降低。这类肾病其实不难治,主要是目前靶向药很,尤其是沙坦,普利,列净类药物,护肾作用确实很强,越早用剂量越大护肾,降蛋白效果越明显。

还有一类GLP-1受体激动剂比如利拉鲁肽、度拉糖肽等也有一定的降尿蛋白效果。

这类患者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不建议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药不对症,长期下去越拖病情越重。二部分患者对这类药物不是很了解,迟迟不用,治疗太保守,也不利于改善蛋白尿。

三、降尿蛋白,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

其实不论是哪类肾病,降蛋白的方案都大同小异,目前这些药物治疗蛋白尿是完全足够的。还有部分患者蛋白迟迟不达标,其实与自身生活方式脱不了关系。这就是治疗的差异性!

先说饮食,坚持低盐,优质低蛋白,低脂饮食,可以让尿蛋白更低更稳定。但有些人就是做不到,经常有这样的留言说我一吃肉,尿泡沫就多了,加号就多了?你看能知道原因,但就是不愿意去改。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说过很多次这里不多说了。只说一点,一吃肉就尿蛋白多,只能说明一点你吃的太多了,如果你严格按照身体需求量来吃,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次就是改善自身免疫力,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切记不能熬夜,二是适当运动锻炼,强身健体,好处很多。很多尿毒症患者还坚持运动,你单纯蛋白尿就不要找借口了。当然避免运动造成一过性蛋白流失,建议是缓和运动为主,比如快走慢步都行,太极操等等。

查漏补缺,希望所有肾病朋友们蛋白尿都能一直稳定下去,让肾衰竭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