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漏水滴了3天,掀开地板才发现全泡发了——有人花2000块找装修队砸砖修,结果半个月又漏;还有人找物业,对方甩一句“过了保修期,自己负责”,光扯皮就耗了一周。其实90%的厨房漏水,根本不用大动干戈,老师傅教的3步,50块就能搞定,修完留好证据,物业想耍赖都没辙。
先别瞎砸砖!先找漏点,90%的人第一步就错了。有人踩过坑:“我以为是墙里水管漏,砸了橱柜又拆瓷砖,最后发现只是水槽下面的密封圈坏了,白扔500块”。老师傅的办法特简单:先把水槽、水管周围擦干净,倒半盆水在水槽里,打开水龙头让水慢慢流,蹲在下面观察10分钟——要是水槽接口处慢慢渗水,就是密封圈老化;要是水管接头处往下滴水,大概率是生料带松了;如果墙根慢慢变湿,可能是墙里水管接头漏(这种少见,但也有办法临时补)。找对漏点,才能不花冤枉钱。
接着买材料,50块能搞定所有情况。别听商家推荐“进口防水套装”,贵的不一定好用。水槽密封圈漏,买个食品级硅胶密封圈(10块钱,比橡胶的耐用3年),用螺丝刀拧开水槽下方的固定螺丝,旧圈拆下来,新圈按原样套好,再把螺丝拧紧就行——有人这么修完,用了两年都没漏。水管接头漏更简单,买卷生料带(5块)和水管修补胶带(15块,防水又防漏),先把接头拧下来,缠5圈生料带(记住顺时针缠,不然拧的时候会松),再缠两层修补胶带,拧回去就不滴了。就算是小面积墙缝漏,买支防水胶(20块),把墙缝擦干净,涂两层,晾24小时就能用,比找人补墙省一半钱。
修完别忘留证据!物业想耍赖都没辙。有人修完没留记录,后来楼下渗水,物业倒打一耙“你自己修的,破坏了原有结构”。其实修的时候拍3段视频:修前的漏水情况、用的材料包装(比如密封圈的合格标识、防水胶的检测报告)、修完的试水效果(打开水龙头10分钟,证明不漏水)。要是物业还推诿,直接拿视频说:“我用的是合规材料,修完也没问题,再漏水就是管道本身的事,你们没理由不管”——之前有邻居这么做,物业不仅没耍赖,还帮忙检查了其他接口。
别等漏水毁了地板、泡坏楼下天花板才着急。厨房漏水越拖越严重,3天就能让实木地板变形、瓷砖空鼓,到时候花的就不是50块,而是几千块的维修费。按老师傅的办法,花50块、1小时就能搞定,修完留好证据,物业想甩锅都没机会——毕竟自家的房子,自己上心点,比指望别人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