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健康长寿的关键在于顺应自然、内在调养、保持心态平和、修身养性、调节呼吸、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以及管理情绪等。中医养生强调个体差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调整养生方法。同时,任何养生方法都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效果。
而现代人,都想健康长寿,但不从中医的宝库里去寻找,却从所谓的“专家、教授”中去寻找、从道听途中去寻找。署名的养生大师林海峰51就离开了人世,署名的养生大师、太极拳健康大师梅墨生59岁就离开了人世,署名的健身操健康达人马华41岁就离开了人世,养生专家刘永锋享年48岁。种种迹象告诉我们,健康长寿没有塑造的标准,而是顺其自然的产物。我要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真相,真正毁掉现代人健康的,恰恰是那些看起来很健康的习惯。而这些“健康习惯”成了现代人流行的强迫性健康打卡标签,喝水打卡、早睡打卡、运动打卡、吃蔬菜打卡等等,这种强迫性的管理,让身心产生了焦虑和精神负担。
管理健康,首先要修身养性。有一个好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情绪是健康的晴雨表。2019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发布了一项震惊世界的研究,那些每天花二小时以上关注健康信息的人,患病率比普通人高出百分之三十八。这个结果颠覆了所有人的认识,为什么越关注健康的人,反而越不健康,答案就是情绪所然。焦虑的根本原因就是什么都在乎,看到关于健康的文章到处转发,“这个致癌、那个有毒”生怕错过每一个生命信息,这种过分的焦虑比任何疾病都可怕。
许多人总觉得自己身上有病,每天疑神疑鬼。头痛了怀疑自己的血管是否堵了、胸闷了担心自己是否心脏出了问题、打个喷嚏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免疫力下降了。更可怕的是强迫自己完成“健康”的任务,不渴也要强制自己喝上8杯水,明明知道今天身体不舒服,硬是做完俯卧撑的打卡运动。这种可怕的无知行为相当普遍,今天听这个专家说吃素有利健康长寿,明天又听那个教授说吃肉长肌肉,听得百姓云里雾里,这哪是在讲养生,不就是商家的“托”吗。
真正的养生,我们老祖宗已经讲得明明白白。健康靠饮食有节、顺其自然、神志淡泊、乐于奉献、防患未来。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人生,不要被外界的杂音扰乱心绪。多做善事,因为善是滋养心灵的良药,善是延年益寿最好补品。有了好的心态,善良的品行,生命才能渐渐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