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看守所里劳动吗?从前每天10小时手工活真磨人,如今多是面子活儿

“门神门神,我来擦门;新犯子进门,老犯子出门;擦门擦锁,今天放我;擦门擦窗,全部放光。”这是在看守所里负责擦门时念的口诀

“门神门神,我来擦门;新犯子进门,老犯子出门;擦门擦锁,今天放我;擦门擦窗,全部放光。”这是在看守所里负责擦门时念的口诀。像擦门这样的活儿,也是作为劳动任务分配到人的。

多年前,看守所里是有劳动的,多以手工活儿为主。看似不要啥体力,那可是让人苦不堪言。为啥?一天坐这儿干10来个小时,关键还有硬性任务,完不成任务除了可能受到吃不饱、值夜班等处罚,甚至还会挨打。

我2014年进的看守所,进去时这样的劳动刚停一年多时间,据说,这个所过去主要是叠纸袋子,就是那种常见手提式纸袋,把裁切好的半成品折起来并用胶水粘好。反正,也是个不好干的活儿,而且效益还差。后来,发现这个活儿挣不了几个钱,还因劳动增加了警察工作量,羁押人员一天干到晚,不利于情绪稳定,于是干脆取消了这样的生产。

当时听从别的地方转来的人讲,不少所还有劳动任务,都是各式各样的手工活儿。有两种劳动让我印象最深。

一种是叠元宝。就是清明节用的那种元宝。根据年龄不同分配任务,每天至少800个,手快的要搞1600个。据讲,早上一起床,铺板一空出来,就开始干了,三餐饭一吃完,接着再干,就这样还有人完不成任务。那时完不成任务挨打可能性小,但影响到一个号子整体,就会让老大看不顺眼,骂几句是有的。怎么办呢?那就私下找完成多的换,把任务凑够。可以还元宝给人家,也可以在超市买东西抵。已经约定了一套交换规则。

他还讲了一个事儿,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为了完成任务,从早叠到晚,可能时间太长了,引发高血压,命都没了。当然,肯定不能得出叠元宝出人命的结论,但最后任务量降了不少,每天的劳动时间也短了很多。吃饭、午休时间有保障了。

一个在某地级市看守所待过的人讲,他经历了世上最难搞的劳动,那就是刮锡箔纸。用竹片从厚厚的锡箔纸上挑出一张,按在一张差不多大的黄纸上,然后用一个硬木棒样的东西,使劲推压,纸上就附了一层锡箔,其实这就是叠元宝需要用的锡箔纸。

这活儿难就难在锡箔纸薄如蝉翼,完整挑出来可不容易,如果挑得不完整,就浪费了,重新挑更费事儿,还得把残缺的部分先挑出来。干这个不仅要眼神好,还要技巧,还得熟练,更要耐得住性子。这可苦了不少人,有劲也使不上啊。当然,熟练的一天可以干七八千甚至上万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锡箔纸带着灰,弄得一个号子里到处都是,不小心沾到身上还痒。

当然,这样的劳动项目各所有各所的不同,但有一点一样,就是磨人、难搞、效益低。

后来,这样的劳动项目逐步取消了。为啥?官方说法是保障人权,确保安全云云。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规范单位开支及工资奖金发放后,这样的钱挣再多,也不能发。那自然就没有搞的必要了。

现在,进了看守所,如果要说搞劳动,就是号子里的那点事了。

其实就那么大块地方,能有多大的劳动量,无非就是把公共卫生分摊到每个人而已。

刷厕所、打地(用旧抹布把房间和风场地面推一遍)、打板(擦铺板)、抹门(擦铁门)、洗碗、搭冰箱(把被子集中叠放像冰柜样有棱有角)。每周做大卫生时,大家一起动手,把铺板、墙面、地面又洗又擦,弄得干干净净的。

这里,还想起了擦门的规矩,要边擦边念:“门神门神,我来擦门;新犯子进门,老犯子出门;擦门擦锁,今天放我;擦门擦窗,全部放光。”当然,这不是硬性规定,会念就念,不会没人强求。

一个号子里有十几人,这点儿活算个啥。但由于多年的潜规则,劳动任务分配常常与在号子里的地位挂钩,比如新来的就要从刷厕所、打地开始。我进去那会,如果谁来的钱多,购买洗衣粉、香皂等物品给没有来钱的人用,就可以不干这些劳动,这样的人称之为“甩手”。

这样一来,劳动任务似乎就成了身份地位的标签了,就容易起争执、生意见。而说到底,不是活多活少的问题,不过是地位之争罢了。

我进去时,打了几天地,然后是打板,有钱上账了,就没干过了。

其实,就这点劳动,只要你放下面子,轻轻松松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