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就是败亡、破败、破产、坐牢、开除、病亡那些,人之所恶也。
成功,当然是各领域的成功,学业、政治、经济、影视、家庭等等,人之所愿也。
因此,人们都追求成功、避免失败;这是人之常情。
然而,在失败与成功之间、还有一项,那就是“不失败、不成功”。
这个“不失败、不成功”,极其重要;介于失败和成功之间,比“成功”还重要,其实也是大部分人的真正生活状态。
先不要老是去追求“成功”,因为那样,往往非但获不得成功,还会遭受带来灭顶之灾、大失败。
而是先去追求“不失败”,这个事情完成了、确定了、保障了;然而再去追求“成功”。
“不失败”,并不是成功;“不成功”,并不是失败。
也就是说,这里面有3个项目:1、成功;2、失败;3、不失败不成功。
而不是只有“成功”和“失败”。
失败,主要为“死亡”、“绝症”、“疾病”、“伤残”、“入狱”、“犯罪与遭遇犯罪”、“负债”、“火灾”、“车祸”、“事故”等等。
所以,人生在世,首先要追求“不失败”,避免上述的那些“人生失败”,这一点做到了,然后再去追求“成功”。
即连“死亡、负债”等惨重失败、都不能避免 ,还追求什么成功?自己都死了,就算当什么长、赚多少钱 ,还有什么意义?正是“人死财散”。
一个人有理想,也算好事,说明是有志青年;但是,不要第一位的、眼力都盯在那些成功事物上,而是先做到“不失败”;不要死亡、患绝症、做牢等,这些避免了,再追求、获得成功,才是有意义的、或真正的成功、至少能享受持有“成功”。
就像一个人盯着一只美丽的小鸟飞跑,在后面追逐(成功),却不去防止自己脚下的坑洼悬崖,结果小鸟没得到、自己也掉下悬崖。
对于学生来说,考上大学、是“成功”;但是,首先要“不失败”。如死亡、病症、被杀、杀人、犯罪坐牢、被开除、被割腰子绑架等等。如果这些都避免不了,追求“考上大学”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应该先追求避免“不失败”,然后再追求“成功 ”。
对于干部公务员来说,获得政治上的“成功”、当然是首位的;但是,如果病亡、纠纷被杀、违纪贪腐被判刑坐牢等等;所有事情都成为“一场空”。所以,应该先避免那些“失败”,再进行政治上的角逐。
对于创业做生意来说,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当然是理想目标;但是,假如举措不当,破产负债;以及死亡等等;那么,还不如“不折腾”,本来还算好,去折腾创业、反而负债了。所以,应该“步步为营”、先想法“不失败”,再去追求成功。
对于打工来说,也是一样;为的是挣几个钱,假如发生“工伤事故”,自己死了,就算赔了点钱,但已死了,一切归零。所以,应该先“不失败”,防止各种灾祸、事故,然后第二位的才是打工挣钱。
其它所有领域,道理都是一样;先、首先,追求“不失败”,然后再去追求成功。
既然有这样的理念观念,自己在心境、言行上,就能避免失败了、与平常人不一样了;正是“思患可预防”,继而才是稳稳当当的“成功”。
只可惜,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做不到这一点。
老是拼命想着考大学、当领导、赚大钱,不把“失败的预防”做为“第一位、首位”,结果,马失前蹄、失足掉下悬崖、甚至命殒身亡、成千古恨。
即“基础垮了,大楼自然要倒”;也正是冥冥命运对你“釜底抽薪”、“抄你后路”。
人有对人生的追求、至少要解决生存生活;但是,很多人忽略了那个最重要“首位、第一位’.
首位、第一位,就是“不失败”。
先做到“不失败”,能避免人生在世的那些诸多“失败”,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奋斗、拼搏”。
反之,如果人死了,怎么去努力、去奋斗。
“兵法”上说“先为不可胜”;即“先做到自身不可战胜,再思虑去打胜仗”。
人生的任何领域,道理都是如此。
先做到“不失败”,立于不败之地了,把人生可能的那些失败灾祸都避免了、预防了,然后去努力奋斗其它事情、成功。
而且,获得一些成功后,如果还考虑着“下一步”的道路,就更应该小心防范、戒慎恐惧;时时预料应对那些有可能出现的败亡灾祸,做到“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