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保时捷女销冠牟女士最近的日子过得像坐过山车——白天在展厅里给客户拍美照、聊配置,晚上回家却要面对手机里99+的骚扰电话和微信里突然冒出来的“好友申请”。更离谱的是,有人用AI技术把她的照片和视频拼成不雅内容,在全网疯传。她红着眼眶在社交平台喊话:“这些视频全是假的!造谣的人,我绝不放过!”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炸锅。牟女士不是普通的销售,她连续两年卖出340台保时捷,客户里六成是女性,靠的是“给客户拍好看的照片,提供情绪价值”。可现在,她的照片被恶意剪辑成“陪睡换业绩”的谣言,电话被打到关机,微信里全是陌生人的污言秽语。她晒出在派出所处理案件的照片,配文里带着哭腔:“我只是想好好卖车,为什么非要毁了我?”
说实话,看到这种新闻我气得手抖。AI技术本来是造福人类的,现在却被用来造黄谣、毁人清白;个人信息泄露像家常便饭,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成了现代人的“电子牛皮癣”。牟女士的遭遇不是个例——之前有外卖员被造谣“性侵”,有女明星被AI换脸成色情视频主角,现在连卖车的销售冠军都逃不过。这些造谣者躲在屏幕后面,敲几下键盘就能毁掉一个人的人生,成本低到令人发指!
更讽刺的是,当我们讨论“如何保护自己”时,总有人跳出来说“女生别穿太暴露”“别在网上发照片”。可牟女士穿的是职业套装,发的是工作照,她做错了什么?错的是那些用技术作恶的人,是那些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平台,是那些对受害者指指点点的冷漠看客!
好在牟女士没选择沉默。她报警、取证、悬赏线索,甚至委托律师团队做证据保全。她说:“我恳请大家,不观看、不下载、不传播这些违法内容,并积极举报。”这句话让我特别感动——她不仅在为自己战斗,更是在为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的人发声。
这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AI不是法外之地,网络也不是造谣者的游乐场。技术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成为伤害他人的武器,关键看我们怎么用。牟女士的勇敢值得点赞,但更该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的个人信息像“裸奔”一样容易被获取?为什么造谣的成本这么低,维权的成本却这么高?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也被骚扰过,如果你也见过类似的不公,别当沉默的大多数。转发支持牟女士,举报那些违法内容,让造谣者知道:网络不是他们为所欲为的地方!你愿意和我一起,为净化网络环境出份力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
案例来源:新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