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是不是觉得:亲戚之间随礼,反正关系好,随便给点意思下就行?其实真不是!随礼这事看着简单,要是没拿捏好分寸,要么自己亏了心,要么让亲戚心里不舒服,反而伤了感情~今天就跟大家说3条实在规矩,照着做准没错!
1. 别“打肿脸充胖子”——随礼要“量能力”,不跟风!
比如亲戚家办喜事,有人随1000,你明明手头紧,却硬跟着随1000,回头自己吃半个月泡面,这就没必要了!
随礼是心意,不是“攀比”:你收入高、条件好,多随点没问题;要是刚工作、压力大,跟亲戚说句“最近手头有点紧,先随500表表心意,回头再去看你”,真心实意的话,亲戚肯定能理解。
记住:打肿脸充胖子的礼,别人未必记好,自己还遭罪,不如根据自己能力来,踏实又省心~
2. 别“厚此薄彼”——亲戚间随礼,“平衡”很重要!⚖️
比如大姑家孩子结婚你随800,二姑家孩子结婚你只随500,哪怕你觉得跟大姑更亲,二姑知道了也会心里犯嘀咕:“是不是不把我当回事?”
要是亲戚多,最好心里有本“小账”:同类型的事(比如结婚、生孩子),尽量随差不多的数;要是条件实在差太多(比如有的亲戚帮过你大忙),可以私下多帮点忙,别在随礼金额上差太远,免得落“偏心”的话柄。
亲戚之间最讲究“一碗水端平”,随礼也一样,别让人家觉得你“看人下菜碟”~
3. 别“只给钱不说话”——随礼时加句“暖心话”,比啥都强!❤️
好多人随礼时就递个红包,说句“恭喜”就完了,其实加句具体的话,心意立马不一样:
- 亲戚家孩子结婚:“这红包你收着,祝孩子小两口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以后常回家看看你们~”
- 亲戚家添孙子:“这钱给娃买两身小衣服,祝宝宝健健康康长大,你们也享享天伦之乐~”
钱是心意,话是温度,光给钱显得生分,加句贴心话,既让亲戚觉得你真心为他高兴,也能拉近距离,比单纯给钱更暖人~
最后跟大家唠句实在的~
随礼不是“花钱买关系”,是借机会表达关心,核心是“真心+分寸”。别纠结钱多钱少,只要根据能力来、不偏不倚、带上心意,亲戚肯定能感受到你的好~
你有没有过随礼时“拿捏不准”的经历?或者还有啥随礼的小技巧?评论区跟我说说呗~咱们一起把亲戚间的人情往来处得顺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