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明朝建文年间,齐鲁大地久旱成灾。人们望着日渐枯萎的禾苗心急如焚。因多日来各处寺庙求雨无效,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托人到淄角镇向清凉寺的灵碧法师求助。
灵碧法师是当时闻名遐迩的高僧。他才华横溢,德高望重,被人们称为“神和尚”。为救灾,他定于六月十九日设坛施法祈雨。不几日,镇东南便建起了一座祈雨坛场。
开坛祈雨这天,淄角镇附近的万余民众,赤足裸臂密排于祈雨坛场之中。按灵碧法师的安排,每个祈雨人手捧盛有火药的升或碗,内插引香。
坛场北面,有百尺法台。近午时,灵碧法师披袈裟,擎玉钵,跣足登台。他踏罡步斗、颂经念咒,施法祈雨。祈雨礼毕,钟鼓三响,他和众人分别点燃盛有火药的斗、升和碗内的引香,然后捧在手中目视苍天求雨。灵碧法师捧斗在胸,全神贯注,口中念念有词。他祈求天神行雨普救众生,如祈雨不成,誓与众生葬于火崩之中。
看着引香燃烧过半,人们心急火燎。忽然阴云涌起,暴雨骤至,点燃的引香全被雨水浇灭。人们在瓢泼大雨中欢呼跳跃,神和尚设坛祈雨的故事从此便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