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的事情就算解决了?或者,见到解决的曙光了?
哈马斯将释放全部在世以色列人质,而以色列将停火并部分撤出加沙地区,这是刚达成的第一阶段停火协议告诉人们的。
作为特别贡献者,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声明中欢呼,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希望和睦的人们“有福了”。
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加沙未来能否消停并有正常日子过,要看哈马斯是否愿意放下枪,更要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究竟打什么算盘。
“第一阶段”这个词,一定程度上有“但是”的作用,意味着后面的不确定。
被认为是内塔尼亚胡在媒体上的代言人的以色列知名记者阿米特·西格尔说:“没有第二阶段。这大家都清楚,对吧?第二阶段或许有一天会发生,但这与刚刚签署的协议无关。现在签署的只是一份人质释放协议,并不意味着任何未来。”
这种表述不能不引发某种联想:最后的人质释放后,会不会战火又起?
前例并不遥远。今年1月,以色列和哈马斯曾达成停火协议,但3月18日,以色列对加沙发动突然袭击,协议破裂。
当时的协议也提到阶段,而且是三个阶段,但在第一阶段结束后就夭折了。
普通人的命运映照出这种协议的脆弱。1月协议刚宣布时,半岛电视台记者谢里夫在直播中脱下背心,摘下头盔,被欢呼的人群高高举起。但几个月后,他在以军的空袭中丧生。
1月协议签署时,特朗普很兴奋,说,加沙将不再成为“恐怖分子的避风港”。
这次,特朗普依旧保持其兴奋,说,这是“迈向强大、持久且永恒和平的第一步”。
就在加沙停火开始一小时后,内塔尼亚胡在电视讲话中重申了他的承诺:哈马斯将被解除武装。
内塔尼亚胡表示,他顶住了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实现了确保“以色列安全“的目标,并严厉批评了批评者,称必要时将重启战争。
“哈马斯只有在感到剑在脖子上时才同意这项协议,而且这把剑仍然架在它的脖子上……哈马斯将被解除武装,加沙将被非军事化……如果能轻松实现这一点,那就更好了。如果不能,那就得走一条艰难的道路。”
所谓“艰难的道路”,除了继续战斗,没有其他解释。
但是,哈马斯会同意解除武装吗?
在以色列发出信息,人们存有疑问时,哈马斯官员道出各种说法:“没有巴勒斯坦人接受解除武装,巴勒斯坦人需要武器并进行抵抗”;“只要以色列占领仍然存在,哈马斯就不会解除武装”;“那并不可能”,等等。
哈马斯已经表示可以放弃在加沙地带的治理权,但人们知道,在一个混乱之地,保有武装与管理的分量孰重孰轻。
人质的确是加沙冲突重的重要一环,但它对于以色列和哈马斯的战争,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从战争开始,人质的死活就已经听天由命,哈马斯不会照顾他们,以军也不会因为他们的安危就放弃进攻。
所以,在冲突持续两年后,释放人质只是某种态度,或是某种条件,它对内塔尼亚胡不意味着罢手,对哈马斯也不等于说,放了人质,自己就要任人宰割——如果真这样无力,它也不会同意释放。
以色列和哈马斯目前的对抗,既是各自诉求驱使,也是实力较量的结果。
哈马斯是被打得很惨,但以色列同时损失也很大,包括人力、财力和国际形象的损失。但是,战场上并没有真的拿出结果。
战争初期,内塔尼亚胡曾表示,以色列不会接受停火,因为,“呼吁停火就是要求以色列向哈马斯投降,向恐怖主义投降,向野蛮投降。那不会发生。”
但现在,他同意了停火。
他还表示,“从战争一开始,我就设定了三个目标:消灭哈马斯、释放所有被绑架者以及确保加沙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这三个目标仍然存在。”
但人们知道,哈马斯没有被消灭,虽然很惨,但生活还能自理。现在,内塔尼亚胡说,要解除它的武装,消灭的事情看来要放到以后。
以哈马斯的风格,会伸出脖子,听候处理?可能性微乎其微。
彭博社引述哈马斯内政部的一份声明说,其警察部队将部署到加沙全境。
据目击者、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画面以及半岛电视台拍摄的画面显示,到星期六,一些蒙面男子戴着标有“内部安全”字样的帽子,手持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正在检查汽车后备箱,重申他们的权威。
两年了,人质再耗下去已无意义,一个想要,一个不想要了。问题是,哈马斯和内塔尼亚胡的情况类似,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看,他们各自都有麻烦,加沙的事情继续胶着,或者低烈度较劲,对双方都不算差。
人们很难想象,如果加沙彻底平静了,内塔尼亚胡会怎样?哈马斯又如何继续混下去?
持续两年的加沙战争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城市游击队不好对付。幸好加沙没有像样的山,否则,更不好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