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新加坡双尸案:父女断亲缘由、女儿患精神病原因和死亡原因皆成谜

2025年10月6日,当国人正在欢度国庆佳节之际。新加坡一栋公寓楼里,却因两具华人尸体的被发现,而沉浸在恐怖气氛中。双尸

2025年10月6日,当国人正在欢度国庆佳节之际。新加坡一栋公寓楼里,却因两具华人尸体的被发现,而沉浸在恐怖气氛中。

双尸被发现当天下午,他们楼下的邻居曾女士因发现天花板持续渗透血水而报警。年已七十多岁的曾女士报警时说:“血水还散发着强烈的异味,这很不正常。”

下午1点35分,警方找到管理员,并让管理员将8楼那扇常年紧闭的房门用备用钥匙打开。打开后,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看到一个女子倒毙在客厅门边,已无生命体征。而卧室里,还躺着一具已经腐烂成白骨的遗体,其身份有待进一步确认。

案发现场

警方随即封锁了现场,法医勘查后初步断定:白骨,即男子死亡时间,和女子死亡时间相差约一个月。男子年龄在67岁左右,女子则在47岁左右。案件随即被以“非自然死亡” 形式展开调查。

根据邻居提供的线索,双尸应是一对父女,白骨男性是徐父,女遗体为其女儿徐娜(音译)。两人原本都是中国籍,为中国东北人。

邻居还反映:这家女儿患有精神疾病,平日基本不出门,都是父亲外出打包饭菜,回来给女儿吃。邻居推测:女儿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很可能是在父亲死后,活活被饿死的。

案发现场

但问题来了,女儿既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她的死亡时间,为何会与父亲相差一个多月。在那一个多月里,她靠什么维系生命?难道父亲在死前,给女儿预留了一个月的食物?

显然,邻居的猜测存在疑点。

随着双尸身份的被揭露,徐娜的信息进一步被公开:徐娜从小成绩优异,曾是剑桥大学的博士。毕业后,曾在法国从事科研工作。她从小性格内向,不喜与人交际,但成绩非常优秀。据新加坡《新明日报》报道,徐娜于1997年曾获得全国中学生现场华文写作比赛甲组(初院组)第一名,她在校内也活跃于华文学会和乒乓社。

请看其具体履历:2001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脑系,2003年在国大获得硕士学位,2008年则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她也曾于2009年至2012年在法国国家数位科学与技术研究院(INRIA)任职科学研究员。

也就是说,徐娜生前不仅有令人羡慕的学历,而且还有非常光鲜、体面的工作。那么,她为何会患上精神病,继而客死异国的呢?

根据随后联系上的徐娜的同学透露的消息,徐娜曾多次在社交媒体,表露过自己的思乡之情。尤其,她还曾回忆过自己在东北和朋友们玩雪的场景。可见,在法国和新加坡期间,她是非常思念家乡的。徐娜在法国期间,曾在社交平台透露:自己在法国的小区只有他们是亚洲人,因此格外思乡,她还回忆自己中学时,在大雪后,和同学们用铁锹一起扫雪的场景。

可既然思念家乡,她为何不回东北老家看看呢?

关于徐娜患上精神病的缘由,她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动态似乎能窥见端倪,她曾公开说:有人在论文里骂自己。但这个被骂的经历,究竟是她臆想出来的,还是确实是事实,没人知道。

徐娜所居住的小区邻居普遍反映:父女俩总是不和任何人打招呼,见了人也是躲着。徐父带女儿出来时,邻居曾见到徐娜手舞足蹈、行为怪异。邻居说:

“有时候我们在走廊碰面,他们也只是低头快速走开,显得非常神秘。”

随后,警方联络到了徐娜的大学同学徐荣,徐荣也并不清楚徐娜的情况,只知道她曾在法国国家实验室做过研究员,一家三口都从事科研。徐荣说:

“我们一起念本科,一开始她跟我们不是很熟,然后她也有参加国大的中文学会,因此才认识她。她也喜欢运动,我曾和她一起打过乒乓。”

徐荣说:他们在20年前,曾在地铁上见过最后一面。自那一面后,就再也没见过,只知道她后来去了法国工作。

徐荣推测,徐娜应该是在2013年后得精神病的,因为2013年,她还在偶尔更新博客,这就说明一切尚正常。她在博客中的最后一篇写着:“想回家吃妈妈包的饺子”。

根据警方进一步查证的消息:徐娜的母亲已于2017年辞世,死因是癌症。

为了查明徐娜死亡的原因,并处理相关善后事宜,徐娜的同学分头行动,有的在大学校友群发照片,有的联系徐娜之前在法国的同事,拜托正在中国出差的友人四处打听,寻找徐家在东北的亲戚。

如果一直找不到徐娜的任何亲人,那么他们父女的骨灰,都不知道要放在哪里。只有联系到其亲人,才能将骨灰接回去。

然而,事发多天后,各方都未找到徐家的任何亲戚。徐娜和父亲死在异国,寻亲却无果,这是为何?

有人猜测:他们当年移民时,就与国内的亲戚完全断绝了往来。毕竟,很多移民海外者,都会如此做。所以,徐娜一家可能也早与国内所有亲戚断绝了往来。徐荣透露,在大学时,就没有见过他们家有任何来往的亲戚。如此说来,徐娜一家与国内亲戚断亲的可能性很大。

若非完全断亲,按照徐娜的患病情况,他们定然会回到东北老家。要知道,对于多数精神病患者而言,回到儿时熟悉的生活环境,对病情更为有利。

因始终无法找到徐娜的任何亲戚,徐娜的同窗们只得想办法组织募捐,以筹备足够多的钱财,协助办理徐娜的身后事。

事发后,悲剧发生地新加坡组屋压力也很大,如今这事在社区引发的轰动很大。社区表示:政府其实是早已布下养老安全网的:

“护联中心的关爱乐龄办事处会主动联系60岁以上老人,组屋配备紧急呼救系统,活跃乐龄站能提供定期探访。”

可为什么单单落下了徐娜一家?徐娜父亲的年纪显然符合60岁以上的条件,覆盖在养老安全网中的。

社区人员给的答复是:“他们从不参加社区活动,连门都少开。对于主动隔绝社会的家庭,再多的服务也无从送达。”

徐娜

言外之意是:是徐娜一家,自动将自己的小家活成了孤岛。当然,他们活成孤岛也有自己的理由,毕竟女儿患有精神疾病,他们可能不想麻烦别人,或者是怕刺激女儿的病情。又或者,他们害怕被熟悉的人知道他们如今的境况。

综合来看,徐娜一家在徐娜患病后,没有去寻医问药,而选择深居简出,很大概率是因为:他们不想让熟人知道他们的悲惨境况。毕竟,在国内亲友眼中,在国外工作,尤其还是做科研,是让国人羡慕的事。

可叹,他们并不知道:如今国内已经变天,随着自媒体的发达,国外生活、工作的滤镜一点点被打破。国外,包括美国在内,都已不是国人眼中的天堂,很多前往美国移民者,甚至成了国人同情的对象。

若他们知晓这一切,或许早就回到东北为徐娜治病了。

截至本文刊发,警方、徐娜同窗们都未与任何徐娜亲友取得联络。他们生前居住的公寓楼,仍散发着挥之不去的恶臭,徐娜家楼下邻居曾女士的儿子反映:政府已经来现场清理,并为母亲房间的天花板做了粉刷,但母亲异味仍旧强烈。他说:

“那个味道确实让人难以忍受。我们有点蚊香,也劝母亲尽量少去厨房和后面厕所。”

曾女士也很感慨,她想着父女俩搬来也有二十多年,可平时却连点头也省了。最终,却以“天花板滴血”的方式,被“深刻认识”。

案发公寓楼

有网友设想了徐娜留在国内的生活,在他们的设想里,他们回国,哪怕留在东北,也比人多地少的新加坡坡县强,她在国内不是三等公民,找一个合适的男友结婚生子,当不是难事。

而且,以她的光鲜履历,在国内发展,怎么着也能进大学当教授,说不定能成为院士。

无论怎样推演,网友都发现:徐娜和父亲,都不可能死了一两个月才被人发现,且死因还成为永远的谜团。

人说,选择决定命运。对于徐娜一家而言,尤其如此。

评论列表

高晖
高晖 29
2025-10-13 07:43
他家人都有工作,难道没存款?新加坡为何不救助

ICEACE 回复 10-13 15:12
他们家不是生活困难。应该是父亲因为什么原因猝死,女儿没有自理能力,饿死

Xxxxl
Xxxxl 20
2025-10-13 10:47
面相感觉太男性化了! 读书厉害但傻掉了! 还死要面子最终悲惨的客死他乡!
水星用户
水星用户 17
2025-10-13 07:32
现在父女两新加坡国籍,都不是中国国籍了,又是所谓的在国外就业的高知人群,女儿现在还有精神病,断亲国内亲属,要去东北没那么容易吧!
潇湘听竹语
潇湘听竹语 12
2025-10-13 19:31
这一家人活了个啥?搞研究的?不去了解生活的本质,连亲戚,朋友都不来往?何等冷漠的家庭!父母自以为是做人没有温度。女儿47未婚未育何等孤独。母亲的死亡才是她精神异常的导火索吧!一家子脑子都不太正常
梦影
梦影 5
2025-10-14 06:54
我觉得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别的原因
冉冉
冉冉 5
2025-10-13 13:50
基因🧬某方面占有优势可能某方面就带有缺陷…………
Doc.Ma
Doc.Ma 2
2025-10-13 16:35
出国留学,大多选择run了
tb74616621
tb74616621 1
2025-10-13 23:51
她有精神病,说不定是她,把她爸爸杀死的
哦那不是真的
哦那不是真的 1
2025-10-13 21:32
倒觉得没必要拿精神病和读书多少联系起来,低学历一样很多精神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