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文正科技信披违规收警示函,董事长等高管同被问责

2025年9月23日晚,山东文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正科技”,证券代码:831556)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人

2025年9月23日晚,山东文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正科技”,证券代码:831556)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中国证监会山东监管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公司因未及时披露特殊投资条款、财务会计核算不准确等问题,被采取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董事长孟磊、总经理陆爱荔、财务总监邢兰芬亦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公告显示,文正科技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陆爱荔、董事长孟磊于2024年11月与投资者签订股权投资协议,协议中包含特殊投资条款,但公司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此外,公司在2024年年报及2025年半年报中,未按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将回购义务确认为金融负债,导致财务核算存在错误。

这两项行为分别违反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和《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暴露出公司在合规意识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尽管公司声称已就未披露事项于2025年5月补发公告,并就财务问题拟与投资者签订补充协议“不作为回购主体”,试图消除影响,但事后的补救难以掩盖事前管理的疏漏。

在A股,警示函并不算行政处罚,而是一种行政监管措施。它是证监会或地方证监局对上市公司或其相关责任人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规范运作等方面存在轻微违规行为时发出的书面警示,目的是提醒并督促其改正问题,不构成行政处罚,也不会直接带来罚款、市场禁入等后果。

不过,被出具警示函意味着公司确实存在违规事实,比如信息披露不及时、财务核算不规范等,且已被监管部门记录在案,会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可能影响公司后续再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的市场声誉和监管审核。

所以,真正疼的是公司吗?显然不是。文正科技在公告里提前打预防针:不会影响经营,不会冲击财务,更不会触发退市。一句话,影响不大,市场别慌张,我们照旧歌舞升平。可投资者凭什么要为这份“照旧”买单?

从2024年11月藏对赌,到2025年5月补披露,再到9月吃警示函,时间线拉得越长,越像一场精心计算的“信息套利”:先让内部人充分定价,再让外部人接盘,最后让监管收尾。每一步都踩在红线边缘,每一步都精准避开“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条款。监管函落地,股价大概率只是打个喷嚏,接着继续蹦迪。

公开资料显示,文正科技主要从事功能性护肤品(含化妆品,械字号相关产品,清洁洗护产品等)、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销售,消毒消杀产品生产、销售等。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 416.49 万元,同比增长96.22%;净利润亏242.1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58.15%。

作为一家公众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是基本底线,财务核算更是关乎投资者判断和市场监管公信力的核心环节。文正科技在签订涉及特殊条款的投资协议后不及时披露,在会计处理上出现基础性错误,说明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管控存在漏洞,相关高管未尽到勤勉尽责义务。

尽管公司表示将“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强化合规意识”,但若不从机制上完善内部控制、提升透明度,仅靠事后补丁式的整改,难以真正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资本市场不欢迎“先违规、后补救”的运作模式。文正科技此次被出具警示函,虽未直接导致摘牌,但已为其公司治理和信披质量敲响警钟。投资者也应保持警惕,关注公司后续整改实效,而非仅听其言。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