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50年后“挥刀”人民币!背后的真相还是美元霸权的“夕阳红”…

就在中美贸易战稍有停息之际,全球却爆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金融大搏杀!他们将刀“坎”向人民币…最近,全球最大的工业金属交易平

就在中美贸易战稍有停息之际,全球却爆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金融大搏杀!

他们将刀“坎”向人民币…

最近,全球最大的工业金属交易平台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发布公告,从11月10日起全面暂停非美元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以便更好地支持期权自动到期的技术更新。

这也就是说:

人民币期权已经多年没交易或者说没增长,所以伦敦交易所上的铜、铝、锌、镍、铅等期货交易将人民币逐出交易系统。不只如此,欧元、日元等货币通通也被“踢出局”了,就只剩美元可以交易!

LME官网上给出的理由是“非美元合约长期成交低迷,维持成本高于收益。”

这理由简单理解就是人民币、欧元日元等交易量不多,但却要花费更多人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维护人民币、欧元等的账户进出资金、银行对账等繁琐工作。

可当翻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交易情况的时候,一串数据却赤裸裸的揭示了一个弥天谎言:

2024年LME日均交易量达66.4698万手,其中,人民币计价铜的期货合约日交易量为35.7万手,占比一半还多!到了2025年上半年升至48.2万手,增幅35%;

过去三年里,人民币计价的所有金属期权日均成交量平均从3万手飙升至27万手,市场份额翻了9倍。

这些数据显示,不管从单一金属品类交易量,还是从人民币计价的所有金属品类平均交易量来看,都和“长期交易低迷”完全是相反呀!

那么这个全球最大的工业金属交易平台——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是谁呢?它为何要明目张胆的说假话呢?

LME成立于1876年,长期主导全球金属定价权,以美元为核心。每年交易额达数万亿美元,覆盖铜、铝、铅、锌、镍等全球主要金属品种,它的价格和库存数据被当作世界金属贸易的基准。

也就是全球但凡涉及金属交易的,无论是期货市场,甚至是金属贸易商们还是你家县城的那些个体户们,只要买卖金属,都得按照LME基础价格来!

那这确实NB Class! 毕竟150年了嘛!

不过,2012年以140亿元人民币卖身给香港交易所,成为香港交易所的子公司。

根据以上逻辑,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LME宣布的“全面暂停非美元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那不是为了“技术更新”,纯属扯淡!

LME背后真正的目的是:

对人民币近年来,在金属定价领域迅猛崛起的焦虑和阻击!

也是为巩固美元霸权,而不惜公然撕裂既定规则的行动罢了。

不过,此时可能有人问了,LME既然是香港交易所的了,那为何还要做出把“人民币踢出去”这种“大逆不道”的决策呢?

这里很多人可能就不清楚了:

金融世界的真相远比股权架构更残酷!

港交所买到的只是资本所有权,买不到核心规则制定权。

如今的LME依然扎根英国体系,高管任免、制度设计都是独立运作,清算机制与保证金模型也都紧握在伦敦手中,重大决策往往需经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批准。

……

这恰是全球金融的残酷性:

股权可易主,规则难撼动。铜锣为交易开幕,但却无法掌握真正的节奏!

所以说LME真正维护的,从来不是港交所的利益,而是美元体系的安全边界,那就是作为工业金属的“定价中枢”,它掌握的铜、铝等品种定价权,直接牵动着全球工厂的成本与利润,美元只需锚定这一核心,便可不费吹灰之力主导全球工业经济的盈亏标尺,从中获利。

LME金融论坛

但是,这已经是旧秩序了!

不管伦敦用何种方法“封杀”守护旧秩序,东方却正以实力重塑金属定价格局。

这怎么说呢?

过去三年,人民币计价金属交易一路高歌,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持仓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第一,电解铜、铜金矿等跨境交易中,“上海价”已从屏幕数字蜕变为现实贸易的价格锚,中东、非洲、印尼的矿产资源纷纷以“上海价”标价出货 。

上海期货交易所外观

交易大厅

紧随铜之后,上海镍合约单日成交量突破150亿人民币,几乎追平LME的霸主地位,俄罗斯等大宗商品出口国也开始在上海盘面报出人民币价格。

不得不感慨,曾经跳动在泰晤士河畔的定价“心脏”,如今却已在黄浦江边稳健“搏动”。

当然,香港也成为人民币走向世界的关键桥梁。

三年间,香港金属合约交易额从不足2000亿美元飙升至3000多亿,增速超六成。

这些资金是哪里来的?

通通来自中东主权基金、东南亚制造巨头、欧洲能源企业,这些钱正绕开传统渠道,流向了香港的人民账户里。

所以说,现在这种上海定“批发价”,也就是定全球人民币金属的核心批发价,香港做“交易厅”,也就是把这些人民币合约卖给全世界的买家。

一个是大陆定价,一个是离岸成交,两者刚好形成闭环,让人民币价格体系贯通全球。

现在全球金属贸易商们的习惯也慢慢变了:

他们有人先看上海价再参考伦敦价,有人则直接与伦敦价脱钩,这背后是全球贸易重心从西方到东方的悄然迁移!

毕竟“上海的价格”那是按照供需平衡定价的,背后是中国作为工业大国、制造业大国给的实力和信用,我们做生意不会玩这些猫腻。

毕竟,东方代表着未来!

这么一对比看,伦敦封杀的那可不只是人民币定价,更是它与未来的连接,想守住美元主导的旧秩序,却忘了定价声音的传播方向早已改变。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英国为维系英镑霸权,禁止非英镑区石油合同用美元结算。这够蠢,不用它英镑,就死抱着美元,结果最终却导致英镑信用崩塌。

最后,伦敦只能沦为华盛顿的金融附庸,一直到现在都是。

如今,美元体系对人民币的封锁,恰似当年场景的镜像重演。

中国作为全球唯一的“工业全能体”与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不仅是铜、铁、铝等金属的全球最大消费国,更掌控着稀土、镓、锗等关键材料90%以上的产量,镁、铅锌、锡等金属冶炼规模亦居世界首位。

工业需求的重心在东方,定价中心的东移便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LME的“封杀”之举,实则是对自身衰落的无奈预判!当一座交易所需要靠排他性手段来证明的时候,那么它早已不稳定了。

当然,中方的回应从容而有力:

LME公告发布后,上海期货交易所夜盘两小时内成交量暴涨,香港金融管理局同步扩容人民币流动性,新的市场锣声已然敲响。

这并非对抗,而是全球经济秩序的自然回流。

在不久的将来,当伦敦交易员清晨开盘时,屏幕上跳动的或许已是来自东方的价格;当晨光洒满上海港口,东经120°的新价格体系正冉冉升起。

世界定价权的新篇章,正由东方书写进人类经济史。

---完---

以上不够成投资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