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从“工具”到“伙伴”,当大学课堂多了AI助教

在教育领域,AI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高校也在探索将人工智能从“工

在教育领域,AI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高校也在探索将人工智能从“工具”变为“伙伴”,创新教学方式。当AI与教育场景深度交互,将有哪些可能性?AI化身成为哪些角色,如何赋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形式大于内涵的教学辅助,还是变革知识传授范式、重构能力培养目标?

学生的“伙伴”:个性化教学的得力助手

AI助教系统主要是用来辅助学生完成大作业。基于教师提供的教材、习题、最新论文等大量材料,实现了自动知识点抽取,通过知识库的辅助,智能助教将通用模型的答题正确率从80%提升到了95%,并附带了详细的答题解释。

AI系统作为一个能够全天24小时即时反馈的对话平台,在探索不熟悉的领域知识时提供充足的基础知识帮助,为他们提供了研究灵感和思路,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也是对传统课堂答疑的必要补充。

“就类似学生身边多了一位老师可以随时提问,浩瀚的知识点可以随意抽取、为我所用。当然,AI助教给出的内容是辅助性的,要真正把作业做好,光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龙瀛说道。

教师的“分身”:精准高效反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AI助教在清华大学“心智、个体与文化”课上,则是完全不同的应用方式。该课程授课教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副教授钱静介绍,AI助教系统不仅能生成写作评价标准,还能针对学生的写作给出具体评价。

学生的进步依赖于反复的修改和完善。人工智能助教在此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不知疲倦地提供详尽且持续的反馈。钱静表示,她希望通过AI助教,实现“双师模式”,为学生提供更频繁、更个性化的反馈。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励学生持续练习写作,并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思维。

期待AI在评价体系发挥更大价值

随着AI助教的引入,部分高校教学模式经历了显著的转变。传统上,教学活动仅涉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但现在,引入了第三个角色——智能助手。AI助教的应用释放了教师和真人助教的时间,使他们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致力于实现机器无法替代的教学环节,将教学质量提升至接近于个性化的‘一对一’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