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大妈坠井被困2天,浑身蛇虫多处骨折,救援者曝光真相,让人心惊

文/编辑 尉迟红心谁能想到,原本一次寻常的散步,竟成了生死考验。9月13日早上9点,湖南48岁的覃女士在晋江灵源街道树林

文/编辑 尉迟红心

谁能想到,原本一次寻常的散步,竟成了生死考验。

9月13日早上9点,湖南48岁的覃女士在晋江灵源街道树林散步时,不慎跌入一口废弃水井,直到54小时后才被救出。

救援人员回忆,当时她全身伤痕累累,仅靠双手死死抓着井壁吊着一口气,能撑到最后,堪称奇迹。消息一出,网友们既为她的坚强点赞,也追问:废井为何长期敞开?谁来负责?

事情经过

事情发生在晋江灵源街道的一片树林。

那天早上,覃女士吃过早饭,想着到林子里走走透透气。可就在穿过一片草丛时,她脚下突然一空,整个人直直栽了下去。

井口只有1.2米宽,却足以吞下一个成年人。覃女士扑通一声掉进井里,幸好她会游泳,第一反应就是把头探出水面,避免呛水。

可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井水冰冷刺骨,泡久了浑身发抖,连骨头缝都透着寒气。偏偏这井里还盘踞着几条蛇,它们顺着她的手臂往身上爬,甚至直接咬了几口。覃女士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动引来更大攻击。

时间一长,双手泡得发白脱皮,力气眼看要支撑不住。覃女士灵机一动,用手指慢慢抠下井壁上的三块石头,垫在脚下借力,这才勉强让自己不至于完全悬空。

后来她说:“好几次想放弃,但想到70岁的妈妈、80岁的爸爸,还有刚上大学的女儿,我不能丢下他们……”

家人疯狂寻找,却一次次错过

覃女士掉进井里的第一天,丈夫发现她没回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第一时间冲进树林搜找,却连翻了两遍也没找到人。

当时儿子李先生还在深圳出差,接到电话后直接手抖,立刻订了最近的高铁票赶回晋江。父子俩几乎没合眼,拖着疲惫的身子连续找了两天。

最让人揪心的是,有一次他们离井口仅三米之遥,可因草丛太密,看上去毫无异样,再加上覃女士的回应声太微弱,父子俩硬生生错过了。李先生回忆时眼眶通红:“那时候我就在井口边,可就是听不见她喊……”

直到9月15日早上9点,家里人终于求助晋江蓝天救援队。救援队长杜晓航一听情况,立刻组织10名队员,带上热成像无人机、水域探测仪等装备赶往现场。

惊险救援

救援队一字排开在林子里搜寻,生怕漏掉任何角落。13点45分,杜晓航忽然听到一阵细若蚊鸣的呻吟声。他和队员扒开草丛,终于发现被杂草遮蔽的井口。

当他趴在井边往下看时,差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覃女士的头勉强露出水面,手指泡得惨白,却还死死抓着井壁。

杜晓航急切喊:“大姐,你还好吗?”

“还好……”覃女士虚弱回应。

“脚踩得到底吗?”

“踩不到。”

“会不会游泳?”

“不会就死了。”

确认情况后,杜晓航对讲机里大喊:“找到了!快拿绳索!”

可问题接踵而来:四米多的梯子不够长,没有担架,直接拽人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救援人员只能一边安抚,一边紧急联系消防。

副队长吴加克系上安全绳,毅然下井。他到达井底后第一时间扶住覃女士,轻声说:“别怕,我陪你在这儿。”覃女士这才彻底瘫在他身上。

消防员带着三脚架赶到后,队员们齐心协力将覃女士固定在担架上,合力一点点把人吊上来。整个救援持续一个多小时,终于在14点54分成功脱险。

当覃女士被送上救护车时,等候已久的丈夫和儿子瞬间泪崩。

医院检查

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医生确诊覃女士双侧肋骨骨折,并伴有轻微气胸,好在不需开刀,保守治疗即可。

但她的身体已满目疮痍:手臂有蛇咬的痕迹,身上遍布蚊虫叮咬的脓包,双手因长时间泡水而脱皮。医生们连夜会诊,确认没有毒蛇毒素残留,这才让家属稍稍放心。

覃女士自己回忆时忍不住落泪:“最绝望的时候,好几条蛇在身上爬……我真以为熬不过去了。”

网友看法

不少网友直言,废弃水井为何不提前封死?这是一起偶然事件,但背后折射的是管理缺位。“废井不封,就是随时埋下的隐患。”

也有人提醒,散步本就该走正规道路,不要随意钻草丛,更别掉以轻心,意外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大意。

还有人提出建设性建议:井口不仅要封,还应在井壁中段加隔断,哪怕有人跌落也能自救。

更让人唏嘘的,是对家人的反思。有人质问:家属为何拖了两天才报警?如果能更早寻求帮助,或许覃女士不用受这么多苦。

写在最后

覃女士能挺过54小时,是奇迹,也是意志力的证明。

废弃井口随处可见,如果不及时清理、封闭,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相关部门需要尽快排查,彻底整改。

对个人来说,散步、出行也要保持警惕,不随意走野路,不轻视潜在的风险。生命里许多看似偶然的意外,其实都能提前避免。

不是不能走树林,而是不能忽视安全;不是偶然摔下去,而是制度和管理上的缺口让危险有机可乘。

希望覃女士早日康复,也希望这起惊魂事件能成为警钟——安全感,不该寄托在奇迹上,而应立足于规则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