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25人民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在京举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凭借多元帮扶举措和扎实的帮扶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可,其报送的“三色画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创新实践案例成功入选2025人民企业社会责任“乡村振兴”案例。

本届论坛以“同筑责任路共绘新未来”为主题,邀请来自政、企、学、媒等领域的各界代表出席。其企业社会责任案例评选旨在展示各领域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创新举措,推动企业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作为寿险行业“头雁”,中国人寿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扎实推进定点帮扶、产业帮扶、保险帮扶、消费帮扶等重点工作,以实干助力乡村振兴。该公司不断夯实“三农”工作基础,助力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以定点帮扶地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需求为着力点,精准实施各项帮扶举措,全面激发帮扶地区和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
2024年,中国人寿系统共承接1445个帮扶点,较上年度增加274个;派驻帮扶干部1027名,较上年度增加47名。稳步推进人才振兴,投入教育帮扶资金56万元,举办“三支队伍”培训班,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培育“新农人”115名,通过培训交流,促进培训成果转化,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丰富保险产品供给,积极研发并持续推出投保门槛低、责任适度的保险产品,2024年研发乡村振兴系列产品4款,围绕农村生产生活特定风险,提供相应意外医疗保障。通过购买结对帮扶点农产品,该公司系统2024年共完成消费帮扶超3100万元,精准惠及农户,助力农户创富增收。
以入选案例来看,中国人寿近年来植根三秦大地,立足陕西各区域发展实际,创新打造了“红色帮扶”“金色帮扶”“绿色帮扶”三种模式,以“三色画笔”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在陕北,结合当地红色基因底蕴,提出“红色帮扶”模式。以党建为引领,一方面筑牢老区乡村振兴保险服务体系,另一方面统筹各方力量,盘活红色资源。例如,中国人寿榆林分公司深入革命老区调研,连续三年为老区人民提供超过2300万元的风险保障,并全面启动“千村百镇”工程,升级优化基层金融服务网点基础设施建设。
在关中,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线,推广“金色帮扶”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开展技能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并因村施策探索产业发展新范本。如中国人寿咸阳分公司协助旬邑县湫坡头村成立菌菜轮作试验示范推广种植基地,实现“一棚多收”,形成优质循环的新模式。
在陕南,则推行“绿色帮扶”模式,聚焦生态保护与绿色产业发展,通过保障创新和服务升级,助力陕南地区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融合。
中国人寿不断强化保险产品供给,已在陕西推广乡村振兴类保险产品20款。2024年至今,累计在陕承保人数超249万人,提供风险保障超723亿元,受益人口突破5万人。每年派驻近百名驻村干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此外,该公司还在宝鸡地区探索创建“全保村”超80个,提供普惠保险服务超85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超300亿元,赔付超2.2万人次,赔付金额超2100万元。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置于突出位置,再次彰显了党和国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力。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中国人寿将持续把做好帮扶工作融入公司各项工作实践,聚焦党建帮扶、保险帮扶、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和教育帮扶等领域,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