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郑丽文都不再向蔡正元请教和沟通了,郭正亮今天在节目透露,他昨天又与郑丽文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沟通,两人讨论了近期众多有争议的议题,郭正亮表示郑丽文非常有智慧,这是在郑丽文当选之后,郭正亮第二次与郑丽文私下里做沟通交流,显然郭正亮已经是郑丽文的外部智囊了。 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出席马场町秋祭引发轩然大波,表面看是一场历史追思活动,实则藏着她抛弃蔡正元、倚重郭正亮的关键逻辑——这步棋走得有多妙,看蔡正元和郭正亮的两种反应就懂了。 先说说让蓝绿都炸锅的马场町秋祭,11月10日这场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两岸同心 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活动,纪念的是白色恐怖时期牺牲的爱国人士,其中就包括我方英烈吴石先生。 郑丽文以党魁身份亲自到场献花,这在国民党历史上是头一遭——要知道,这里曾是绿营攻击国民党“威权统治”的主战场,也是传统蓝营避之不及的敏感地。 为啥郑丽文偏要往“雷区”里踩?11月10日郭正亮在《亮话天下》里透了底,前一天他刚和郑丽文深谈半小时,这已经是郑丽文当选后两人第二次私下密聊。 郭正亮直言“她非常有智慧”,这话不是空捧——这场秋祭根本不是冲动之举,而是破解绿营话术陷阱的关键一招。 大家都清楚,民进党这些年把“228事件”当武器,天天给国民党扣“威权”帽子,把自己包装成“历史正义代言人”。郑丽文的厉害之处在于,她不跟绿营在“228”上纠缠,直接去纪念白色恐怖中的爱国先烈。 这一下就把议题拉到了“两岸同心”“民族大义”的层面,反倒让民进党陷入两难:骂吧,就等于否定自己一直喊的“转型正义”;不骂吧,又眼睁睁看着国民党抢了历史话语权。 反观蔡正元的反应,简直是反面教材。这位前立委跳出来劈头盖脸批评,说郑丽文“给民进党送助攻”,还翻出2016年大选的旧账说“谈两岸和平没用”。 这种论调里全是老派政客的僵化思维——好像选战只能靠攻击对手,就不能靠树立正向价值观赢民心? 更有意思的是,蔡正元连秋祭主题都没吃透,就跟着绿营喊“统战阴谋”,郭正亮都忍不住怼他“推论太过了”。 为啥郑丽文放着老资历的蔡正元不用,偏偏认准了郭正亮?看两人的格局差异就一目了然。蔡正元总端着“国师”架子,搞“教师爷”式批评,从来不管实际政治效果;郭正亮却能沉下心跟郑丽文聊半小时,帮她把秋祭的战略意义理得明明白白。 更关键的是,郭正亮懂跨党派视角——他早年是民进党人,清楚绿营的话术漏洞,这正是郑丽文需要的“破局利器”。 这场智囊换角背后,其实是国民党的路线之争,蔡正元代表的是“回避历史、只拼选举”的老路子,可现在台湾年轻人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郑丽文选郭正亮当“外部脑库”,走的是“正视历史、两岸和解”的新路线。就像秋祭现场那些老辈受难者家属说的:“承认历史才是真和解”,郑丽文抓的就是这个核心。 可能有人会问,郑丽文就不怕党内反对?确实有,台北市长蒋万安就公开质疑“纪念对象偏差”。 但这恰恰是她的高明之处——用一场有争议的行动,倒逼国民党内部做选择:是继续被绿营牵着鼻子走,还是主动扛起“两岸同心”的大旗?从郭正亮两次密聊的细节看,这条新路线已经基本定调。 说到底,郑丽文的选择,本质上是选了“正视历史”而非“回避矛盾”,选了“两岸同心”而非“内耗对立”。 蔡正元们要是还抱着老黄历不放,被边缘化是必然的;而郭正亮的上位,恰恰说明台湾政坛的逻辑正在变——只有真正站在民族大义和历史真相这边,才能赢得真正的话语权。 这场智囊博弈的结局,或许早就写在了马场町秋祭的那句标语里:“两岸同心,振兴中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