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医生未被辞退的处理结果,恰是对“权衡”二字的深刻诠释。私德失守绝非小事,作为医生兼科室主任,触碰底线理应受罚,公众的批评与谴责合情合理,这是对职业操守的坚守,更是对规则的敬畏。 但“一棍子打死”让其卷铺盖走人,看似大快人心,实则最亏的是亟待救命的患者。要知道,一位能独立开展角膜移植、玻璃体切除等复杂手术的眼科专家,背后是二三十年的深耕积淀——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操,从普通病例到疑难杂症,每一步都凝聚着时间与心血。曾医生援藏时救治重症患者,日常接诊高难度手术,停职期间已有患者因手术延误永久失去视力,这便是最真实的代价。 官方给出的警告、延迟晋升处理,堪称兼顾公平与实效的最优解:既以惩戒表明对错误的零容忍,未纵容失德行为;又未浪费其十几年沉淀的精湛医术,让专业能力继续服务患者。我们追捧的从不是“完美圣人”,而是能守住职业底线、关键时刻能拿出真本事治病救人的从业者。 严惩过错是为了划定红线,留住医术是为了守护民生。二者的平衡,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在规则框架内,既不让失德者侥幸,也不让公共利益为个人过错买单——这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专业价值的尊重,更是社会治理中“刚柔并济”的智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