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钱发工资?75万公务员、百万美军、4200万美国穷人有盼头了 美国政府停摆已超一个月,创下历史新高,这事搁以前,谁能想到曾经号称“世界最强大国家”也能闹到发不出工资的地步。 75万联邦公务员或被迫停工、或无薪工作,工资迟迟无法兑现,美军军饷发放也陷入困境,需挪用其他经费勉强维持。 底层的4200万低收入人群,连最基本的食品补助都被卡住。美国上下,日子一下子都紧巴巴地勒了裤腰带。 现在,临时拨款法案好歹是通过了,看上去有那么点儿曙光,但仔细一琢磨,这背后还是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大戏,老百姓的苦日子能不能真到头,心里还真没底。 11月9号那天,整个华盛顿都盯着国会山。按规矩,60票才能过关,但现场气氛比看世界杯决赛还紧张。民主党和共和党你来我往,最终以60票支持、4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程序性投票。 这事儿还得从民主党内部说起,有7名民主党籍参议员和1名加入民主党党团的独立参议员临阵倒戈,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大伙儿为了《平价医疗法案》的税收抵免延期跟共和党讨价还价,想着用政府拨款换点儿相关进展。 可惜,程序性投票再热闹,终归只是个开始,后面众议院还得拍板,总统特朗普签字也得跟上,任何一个环节卡住,停摆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临时拨款协议表面上看是救了场,实则只是把危机往后推了推。法案说白了就给政府维持到1月30号,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已承诺最迟12月第二周就《平价医疗法案》加强型补贴延期投票。 其实,这就是美式政治的老套路,党争永远在台前唱戏,民生问题变成了政治筹码。这次,民主党用医保相关诉求做交换,换来了共和党对拨款的让步,可党内分歧比谁家都大。 像加州州长纽森就公开批评,说这种做法根本是“拆东墙补西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短期方案的本质,就是把问题往后拖,等于把一颗定时炸弹埋在了明年开年。两党谁也不肯让步,谁都想把功劳揽过来,结果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公务员有的无薪加班,有的直接被停工,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有媒体就报道过,农业部雇员帕梅莉娅·卡特一家五口全靠她的收入支撑,停摆后工资没了着落,18岁女儿的学费都成了难题,只能靠少量应急资金勉强支撑。 国防部文职雇员西奥多·波夫也只领到月初部分工资,面对翻倍的食品价格束手无策。 美军这边也不轻松,五角大楼需动用超过50亿美元“备用金”或挪用科研、住房等项目经费支付军饷。 10月份就有基地为联邦雇员开设食品救济点,陆军官网甚至曾发布“食品银行指南”教士兵领取救济粮,虽然后来撤下,但军人家庭依赖救济度日的现实无法掩盖,军人们拎着饭盒排队领吃的场景,光想想就觉着心酸。 最让人揪心的还是那4200万低收入家庭,食品券一断,断的就是温饱线。美国社会底层,本来日子就不宽裕,这下连饭都吃不上,真是雪上加霜。 其实,类似的剧情美国社会早有先例,2013年也闹过一次,结果还是靠临时方案糊弄过去。这种治国方式,表面上看着民主热闹,背地里却是制度的短板暴露无遗。 每次政府停摆,普通人都被推上风口浪尖,日子一天比一天难。更讽刺的是,国会议员的薪水在停摆期间分毫不减,白宫甚至还在举办奢华派对,与普通民众的困境形成刺眼反差。 有人说,美国这套治理模式像极了拉锯战,政治家们轮流上阵,话说得好听,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各扫门前雪。美国总是标榜自由民主,可一到关键时刻,老百姓的饭碗和生计就成了权力游戏的道具。 特朗普政府现在好不容易给工资发上了,可1月底到期,预算危机随时可能又冒头。真要是再停摆一回,纪录还得刷新,普通人怕是连喘息的机会都没了。 要知道,美国政府债务已突破38万亿美元,财政赤字连年扩大,这种靠挪用经费和临时拨款维持运转的模式本就难以为继。 这场风波其实让不少人看明白了,美式民主的神话也有走到尽头的一天。政客打着民意旗号,结果却把最需要保护的人群推到了悬崖边。 美国这回,工资、津贴、食品券都成了“遥不可及”,所谓的“民主灯塔”也照亮不了普通人的餐桌。 如果说治理国家真的要靠民生为重,那美国这场停摆风波,真得让人好好琢磨琢磨,是时候把老百姓的日子放在第一位了。 参考资料:美国会参议院推进临时拨款法案 来源:央视新闻 | 2025年11月10日 14:3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