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025年11月2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美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

2025年11月2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美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一事作出回应,明确指出“向乌提供‘战斧’导弹无助于解决冲突”。这一表态背后,是美国内部的决策推进:10月31日,美国防部评估认为援乌“战斧”导弹不会影响本国库存,已为白宫放行,最终决定权现已落到总统特朗普手中。

所谓“不影响库存”的评估,实则暗藏清晰战略考量,但远程武器介入冲突的风险不容低估。此次拟援乌的“战斧”Block V型导弹,射程达1600公里,误差不足10米,且具备多平台发射特性,可能进一步扩大冲突波及范围。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四年,人道主义灾难触目惊心。截至2024年底,乌克兰超1040万人流离失所或流亡海外,360万民众在境内无家可归;联合国核实数据显示,自2022年2月冲突爆发以来,已有近4.1万平民伤亡,约1.25万人死亡,未统计区域的实际伤亡数字或更高。基础设施方面,13%的住房遭破坏,250多万家庭受影响,能源领域受损资产增长93%,重建所需资金高达5240亿美元,相当于乌克兰2024年名义GDP的2.8倍,而截至2024年底重建资金缺口仍达99.6亿美元。

美国对乌相关支持累计拨款超1740亿美元,其中直接援乌的1060亿美元中,近700亿为军事援助,且多以武器交付形式落地。泽连斯基曾公开表示,美国援乌资金超75%留在美本土,用于采购军火和维持产业链,这也支撑了洛克希德·马丁等军工企业的发展——该公司2024年净销售额达7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

扎哈罗娃的表态点出核心:武器升级从未打破僵局,反而抬高了和平谈判门槛。此前的“海马斯”火箭炮、M1坦克等援助,最终仅让战线陷入长期拉锯。而面对“战斧”导弹威胁,俄军已于2024年底完成三大电子战系统前沿部署,模拟拦截率达87%,实战中虽会下降,但势必引发更激烈的攻防对抗。

特朗普的决策还面临美国国内的深层分歧:29%的民众认为对乌援助过多,62%的受访者支持继续提供武器,地缘政治诉求与国内民生关切相互交织。超千亿美元的援乌支出,已引发美国民众对国内民生投入不足的争议。

国际社会早已达成共识:俄乌冲突没有军事解决方案,外交谈判是唯一出路。联合国大会也多次呼吁停火止战、重返谈判桌。“战斧”导弹或许能为乌克兰带来暂时战术优势,却解决不了能源短缺、民生凋敝等根本问题,更无法弥合两国深层分歧。和平从不是靠先进武器换来的,而是需要各方的克制与妥协。唯有停止推动武器升级、搭建谈判平台,才能让这场冲突早日落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