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三告郑丽文! 一:国民党离开共产党注定会一事无成!二:国民党和共产党斗,注定

三告郑丽文! 一:国民党离开共产党注定会一事无成!二:国民党和共产党斗,注定会一败涂地!三:国民党要和民进党斗,就必须联合共产党,进行国共合作,携手推进和平统一,国民党才有出路! 1924年,孙中山先生搞了个大动作——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写进了国民党的纲领。 那时候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军从珠江一路打到长江,两年就完成了其他军阀二十年没干成的事。 张学良晚年说,国民党把大陆当殖民地,共产党把国家当母亲。这话说得真狠。 1949年国民党撤退时,卷走了430万两黄金;共产党呢?留下的是《共同纲领》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承诺。 历史总是重复。2000年民进党第一次执政后,国民党在台湾慢慢失去了军权、财权、话语权,从执政党变成了在野党。 马英九时期还能搞“三通”,让两岸直航、通邮、通商;到了朱立伦时代,就变成“不统不独不武”的模糊路线。 再到韩国瑜在高雄败选,其实都说明一个问题:没有大陆市场撑着,台湾经济就像没油的汽车,在全球化里越跑越慢。 1947年,国民党430万大军还在做“三个月消灭共军”的美梦,毛主席却在延安窑洞里写《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这种底气从哪来?从土地革命时“打土豪分田地”赢得民心,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共产党始终把老百姓当靠山。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前,跟蒋介石吵得不可开交。这种顾全大局的胸怀,让张学良决定兵谏,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凡是跟共产党合作的时期,国民党都混得不错;凡是跟共产党为敌的年代,国民党都走下坡路。 2025年的台湾政坛,民进党的“台独”路线已经走不通了。赖清德搞“去中国化”教育,结果台湾年轻人越来越迷茫。 美日军事同盟越搞越紧,台湾反而成了地缘政治的“炮灰”。这时候郑丽文提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就像黑暗里点了一盏灯。 从现实看,第三次国共合作有三个好条件:第一,两岸经济绑得太紧,65%的产业都互相依赖;第二,国际社会都认一个中国原则,民进党“靠外国搞独立”的空间越来越小。 第三,国民党内部“深蓝”势力起来了,朱立伦、卢秀燕这些地方派系开始反思“中间路线”的毛病。就像马英九说的“统一总比分治好”,这不仅是政治算计,更是大势所趋。 站在2025年回头看,国共两党这百年的恩怨,说白了就是“统一还是分裂”的较量。 郑丽文作为第一个有绿营背景的国民党主席,她的转型就像当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当个人理想和民族大义冲突时,选对边需要勇气,更需要眼光。 现在的台湾,既不是1927年军阀混战的旧中国,也不是1949年冷战前沿的孤岛。 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都在改变世界,两岸年轻人在元宇宙里一起唱《龙的传人》,在半导体产业链上一起赚钱。这种文化认同和经济联系,比任何政治操弄都牢固。 国民党的出路不在“亲美抗中”的歪路上,而在“联共促统”的正道上。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顺着的能发达,逆着的准完蛋。 这不仅是给国民党的忠告,也是给所有关心台湾前途的人提个醒——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上,没有看客,只有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