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太好笑了!山西,一名四岁男孩放学后赶紧回到家中,本想着逗四个月的妹妹玩,没成想,

太好笑了!山西,一名四岁男孩放学后赶紧回到家中,本想着逗四个月的妹妹玩,没成想,下午妈妈给妹妹剪了头,哥哥一下就认不出来了,眼泪哗的就掉了下来,指责妈妈给妹妹换了。网友:只记住了特点,没记住长啥样! 这男孩家里有个四个月大的妹妹,小名叫汐宝。 他对汐宝的 “小记号” 门儿清:每天从幼儿园放学,书包往沙发上一扔,鞋都趿拉着没穿好,先奔婴儿房。 第一动作准是伸手摸汐宝的头发,软乎乎的胎发蹭着手心,他能咧着嘴笑半天,还跟妈妈说 “汐宝的头发最软了”。 要是当天得了小红花,他会踮着脚贴在婴儿床栏杆上,说 “给妹妹存着,等她长大玩”。 这些小举动,成了他每天的固定事儿,也成了 “汐宝” 在他心里的标签。 可这些标签,被妈妈一个无心的决定打乱了。 那天下午,妈妈在小区跟其他宝妈聊天,有人说 “小宝宝剃次光头,以后头发能长得更黑更密”。 看着汐宝稀稀的胎发,妈妈想着 “试试没坏处”,就趁汐宝午睡的时候,拿了儿童推子,轻轻给她推了个光溜溜的小脑袋。 推完觉得孩子出汗多,又找了件浅蓝色的连体衣换上 —— 之前汐宝总穿粉色的,那天粉色的刚洗了没干,还晾在阳台滴着水。 妈妈没多想,只觉得换个发型换件衣服,算不上大事。 男孩放学回家,还是老样子,喊着 “汐宝” 就往婴儿房跑。 可刚扒着门框往里一看,他突然就停住了,脚像钉在地上似的。 眼睛瞪得圆圆的,盯着床上的宝宝看了足足三秒,接着嘴巴慢慢瘪起来,大颗眼泪 “啪嗒” 掉在地上。 他没敢碰床上的宝宝,转身往客厅冲,正好撞见刚擦完桌子的妈妈,一把拽住妈妈的衣角使劲晃,声音都哭哑了:“妈妈!我的汐宝呢?床上那个不是她!” 妈妈被他问得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才想起剃头的事,蹲下来解释:“这就是汐宝呀,妈妈给她剪了头发,天热凉快。” 可男孩根本不听,头摇得像拨浪鼓,拉着妈妈往婴儿房走,指着汐宝数 “不一样”:“汐宝的头发是软的,这个是光的!汐宝穿粉色,这个穿蓝色!汐宝会吐奶,我还帮你递过纸,这个没吐奶也没吃手!” 越说越急,最后跺着脚说:“这是弟弟,不是汐宝!” 妈妈看着他急得满脸通红,眼泪挂在腮帮子上,又好笑又心疼。 她知道男孩认的是 “小记号”,赶紧找办法补。 先从抽屉里拿出汐宝最爱的小蘑菇牙胶,递到汐宝手里 —— 果然,汐宝一拿到就往嘴里送,还砸吧了两下。 男孩盯着这个动作,哭声一下子小了,只是还皱着眉看妹妹的光头。 妈妈又掏出手机,翻出早上拍的照片:照片里汐宝带着软头发,穿粉色衣服,栏杆上还贴着他的小红花。 男孩凑过去,手指点了点照片里的粉色衣服,又抬头看了看蓝色的,才慢慢伸手碰了碰妹妹的光头,小声问:“妈妈,头发还能长软吗?” 妈妈说 “过阵子就长了”,他才点点头,蹲在床边,把口袋里的饼干掰碎递过去,跟平时一样。 其实小孩不是 “认死理”,是他们的世界里,“亲人” 就是这些小记号拼起来的。 汐宝的软头发、粉色衣服,妈妈的长头发、草莓发圈,都是他们心里的 “安全感”。 记号变了,就会慌,会怕熟悉的人不见了。 后来男孩妈妈说,过了两天,男孩已经接受了妹妹的光头,每天放学还是先奔婴儿房,只是多了个动作:摸完妹妹的头,会念叨 “快点长哦”。 看着这孩子的反应,倒觉得特别真实 —— 小孩的爱从来都简单,就藏在记 “小记号” 的较真里,藏在怕妹妹被换的哭闹里,这份不掺假的在乎,比啥都暖心。 那么到最后,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