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0月30日,美国众议院的工作人员收到通知,原定于10月31日发放的薪水将无法领

10月30日,美国众议院的工作人员收到通知,原定于10月31日发放的薪水将无法领取,原因正是持续的政府“停摆”导致拨款中断。这下连制定政策的国会自己也发不出工资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但别看这场景听着荒唐,其实早有预兆,说到底还是联邦政府运作时留下的老毛病,是预算制度和两党互相扯皮凑出来的结果。   美国联邦政府有个规矩,每年10月1日就进入新的财政年度。政府各个部门要想正常干活,钱得国会提前批——要么通过正式的预算法案,要么先给个临时拨款。   可一旦两党在预算上谈不拢,闹僵了,联邦政府就会因为“没钱”停摆。到时候非核心部门得关门,相关人员的工资自然也发不出来。   众议院工作人员的工资,刚好就在年度拨款的覆盖范围里;但议员们不一样,他们有宪法“撑腰”。   宪法里明明白白写着,议员的工资由美财政部用“永久性强制拨款”支付,就算政府停摆,议员照样能按时拿到至少17.4万美元的年薪,议长更厉害,能拿22.35万美元。   你看这制度多偏心,制定规则的人反倒能躲开规则的约束,真正干活的工作人员,倒成了两党吵架的“牺牲品”。   这种事儿在美国可不是头一回发生,近半个世纪里,联邦政府停摆已经超过20次了。   最让人印象深的是2018年12月到2019年1月那回,当时特朗普政府和民主党为了美墨边境墙的拨款吵得不可开交,结果政府一停停了35天,创了历史最长纪录!   那回四分之一的联邦机构都停了,80万员工直接受影响——其中42万人被逼着没工资还得上班,38万人只能无薪休假,众议院的辅助工作人员就在里面。   那段时间,华盛顿特区阿灵顿市的餐馆都看不下去了,专门推出了“政府关门三明治”,用打折餐食安抚那些被迫休假的公务员,这份特殊的“菜单”,也成了政治僵局下的无奈小插曲。   不过这次停摆,比以前更让人闹心。复旦大学的沈逸教授算过一笔账:政府停摆的时候,关键岗位的员工没工资还得干活,非关键岗位的只能休假,就单说这些人每天损失的工资,加起来就有差不多4亿美元。   更麻烦的是,2019年通过的《政府雇员公平待遇法案》,本来早就说好了,停摆期间被迫休假或者无薪工作的联邦雇员,等政府恢复运作后能补发工资。   可最近白宫发的法律备忘录却变了说法,说这法案并不自动覆盖所有休假的人,甚至还放话,要是停摆一直持续,可能会大规模裁员。   这就意味着,众议院的工作人员不光短期拿不到工资,连以后补钱的希望都可能没了,本来稳定的“铁饭碗”,这下变得悬乎乎的。   停摆对工作人员的影响,早就不只是工资那点事儿了,连日常生活都搅得一团糟。2013年政府停摆了16天,直接让美国GDP少了240亿美元,当时有33%的美国人对政府特别不满。   而这次停摆赶上消费旺季前夕,好多工作人员没办法,只能推迟还房贷、缩减日常开支,有些人甚至得靠食品银行的救济过日子。   更讽刺的是,跟众议院正式雇员比起来,那些负责清洁、安保的合同工更惨——联邦法律里的补发条款根本没把他们算进去。   看以前的情况就知道,好多承包商员工在停摆时丢的工资,根本要不回来;就算像Fedcap集团这样的大公司会尽量先垫付工资,可多数中小型承包公司没这能力,只能让员工停薪。这些给国会干活的底层劳动者,成了最无辜的倒霉蛋。   高盛集团也算过,政府每停摆一周,美国经济增速就会下降约0.15个百分点,旅游业每周得损失10亿美元。   可国会作为停摆的“始作俑者”,自己的运作也开始乱套:因为工作人员不够,听证会只能延期;法案修订的进度也卡住了;甚至国会大厦的游客中心,都因为没钱关门了。   这种“自己坑自己”的内耗,说到底就是两党把预算审批当成了政治博弈的筹码——从边境墙到医保福利,只要有分歧,就拿联邦雇员的生计当赌注。   当党派之争比治理国家还重要,原本用来制衡的机制变成了“互相否决”的工具,就算是国会周边,也躲不过波及。所以说,工作人员领不到工资这荒唐事儿,其实就是美国政治制度出了问题的明摆着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