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谈民意,再谈两岸!”——国民党实力派诸侯侯友宜,今天正式给新主席郑丽文划下红线,他要求新路线必须以“自由民主”下的“主流民意”为准绳,这等于公开宣告,他所代表的本土势力,不会为“九二共识”的深化背书。 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上任还没坐稳,就被党内实力派诸侯侯友宜当众划下红线。一句 “先谈民意,再谈两岸” 的表态,瞬间搅动了蓝营的路线之争,这等于公开宣告,他所代表的本土势力,绝不会为 “九二共识” 的深化背书,刚许下 “让台湾人自信说我是中国人” 承诺的郑丽文,开局就撞上了硬茬。 事情就发生在郑丽文以 50.15% 得票率当选后的第三天。这位国民党史上首位民进党出身的女性主席,还在忙着兑现 “把蓝营打造成会打仗的狼群” 的承诺,侯友宜就在新北市的一场基层座谈会上亮明了态度。 他强调新党主席的路线必须以 “自由民主框架下的主流民意” 为根本,字里行间避开 “九二共识” 不提,反而反复提及 “台湾主体性”,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在给郑丽文的两岸论述设限。 侯友宜敢如此直接叫板,底气源于他深厚的本土根基。这位 65 岁的政坛老将,从基层警员一路做到新北市长,连续两届以高票连任,在台湾北部县市拥有庞大的支持者群体。 他一直被视为国民党内 “本土派” 的核心人物,2024 年 “大选” 期间就因两岸论述模糊引发党内争议,如今面对力推 “九二共识” 的郑丽文,自然要守住本土势力的话语权。 更关键的是,他背后站着一批深耕地方多年的蓝营县市首长,这些人担心过度强调 “九二共识” 会影响选票,早已暗中抱团,侯友宜的表态不过是集体立场的公开释放。 反观刚上任的郑丽文,处境确实微妙。她本是民进党出身,2002 年才转投国民党,此次以微弱优势击败郝龙斌当选,本身就存在 “代表性不足” 的争议。 为巩固地位,她上任初就高调表态,强调要在 “九二共识” 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还喊出 “让台湾人自信说我是中国人” 的口号,甚至收到了大陆方面的贺电,本想借此树立两岸和平推动者的形象。 可侯友宜的突然发难,直接戳中了她的软肋, 如果得不到本土势力支持,别说 2028 年 “重返执政”,就连日常党务推动都可能 “令不出党中央”。 这场党内博弈的背后,是国民党多年来的深层矛盾。马英九基金会等 “深蓝派” 一直坚守 “九二共识”,认为这是两岸关系的 “定海神针”;而侯友宜代表的本土势力,则更看重选票现实,倾向于模糊两岸论述。 此前朱立伦执政时,就因试图平衡两派而左右为难,如今郑丽文刚上任就面临同样的困境。更有意思的是,民进党已经开始隔岸观火,发言人吴峥特意提醒国民党 “正视大陆渗透”,显然想借蓝营内部分歧大做文章。 其实侯友宜的表态早有伏笔。郑丽文竞选期间,他就以 “专注地方治理” 为由拒绝公开背书,仅在胜选后发了条简短的祝贺短信,回避提及任何路线问题。 这次公开划红线,更是把矛盾摆上了台面。有党内人士透露,郑丽文团队已经紧急联络侯友宜阵营,希望能私下沟通,但对方至今没有回应,反而有更多本土派议员开始附和 “民意优先” 的说法。 现在的国民党,一边是郑丽文承诺的 “九二共识” 路线和两岸和平愿景,一边是侯友宜代表的本土势力和选票考量,两条路线的碰撞已然无法回避。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