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特朗普表示:芬兰将受到保护,西班牙可能需要被“驱逐”出北约。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共同会见记者时,抛出了一番在国际舞台上激起千层浪的言论。 他明确承诺,如果俄罗斯对芬兰发动袭击,美国将坚决保卫芬兰,因为“他们是北约成员国”。这番话听起来像是对盟友的坚定支持,但紧接着,话锋一转,特朗普的矛头便直指西班牙,他毫不客气地表示,对于那些未能达到新设定的5%国防支出目标的国家,北约应当考虑将其逐出联盟。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态,在同一场合出现,清晰地勾勒出特朗普对北约联盟“奖惩分明”的交易式思维。 芬兰之所以能获得特朗普如此高调的安全承诺,与其近期的行动密不可分。就在2023年4月,芬兰正式结束了数十年的军事不结盟历史,成为北约第31个成员国。入约之后,芬兰并非只是挂个名,而是迅速深度融入北约的军事体系。 今年8月底,芬兰陆军主办了代号为“南方狮鹫25”的大规模北约特种部队演习,集结约1600名兵力在芬兰全境展开,旨在检验在北欧复杂环境下的联合作战能力。 这种积极姿态,无疑为特朗普的承诺提供了现实依据,也为他接下来的言论埋下了伏笔。在他看来,芬兰这样的“好学生”值得保护,而另一边的西班牙,则成了需要被敲打的“坏孩子”。 特朗普对西班牙的不满,核心在于军费开支。在今年6月的北约峰会上,在美国的强力推动下,成员国们承诺到2035年将年度国防支出提升至占GDP的5%。 然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虽然在峰会宣言上签了字,却公开表示5%的目标“绝对不可能实现”,并坚持将本国国防支出维持在GDP的2.1%。 西班牙国防部长甚至直言,没有哪个行业能承受这种冲击。这种“阳奉阴违”的态度彻底激怒了特朗普。他不仅呼吁欧洲领导人向西班牙施压,还曾威胁要在贸易谈判中让西班牙付出代价。 作为回应,西班牙军方已在今年8月“彻底搁置”了从美国购买F-35隐形战斗机的计划,这无疑让美西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公开化。 这不仅仅是西班牙一家的声音,联盟内部的裂痕似乎正在悄然扩大。斯洛伐克总理菲科就曾表示,他的国家有“其他优先事项”,即使不大幅增加支出也能满足北约要求。 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在极力要求盟友达到5%目标的同时,北约数据显示美国2024年的军费支出占比仅为3.4%。 对此,特朗普声称美国无须遵守5%的目标,但其他盟国必须履行义务。这种“严于律人,宽于律己”的双重标准,正在考验着北约这个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和集体防御原则之上的联盟的内部凝聚力。 这种种纷争的背后,是日益紧张的地缘安全环境。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上,针对特朗普称俄罗斯是“纸老虎”的言论,犀利地反问道:“如果在与几乎所有北约国家作战的同时还能在整个战线上推进的俄罗斯是‘纸老虎’,那北约又算什么?” 这番话点明了北约与俄罗斯之间早已存在的对抗现实。而在北约东翼,这种对抗已经从言语升级为实际行动。 就在不久前,一架荷兰空军的F-35A战斗机在波兰境内执行北约防空任务时,直接击落了一架俄罗斯无人机。这是北约国家首次在本土空域以第五代战机主动击落俄制飞行器,标志着北约防御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向。与此同时,芬兰、立陶宛等北约东翼国家更是集体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计划在边境地区部署地雷防线,以应对潜在的地面威胁。 在这一系列事件的大背景下,特朗普对芬兰的“胡萝卜”和对西班牙的“大棒”,就显得格外意味深长。他似乎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试图重塑北约的内部秩序:奖励那些他认为在安全上“投入”的成员,惩罚那些“搭便车”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