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微风]要享受开国元勋待遇,特朗普力推将自己的头像印在新版250美元钞票上。

[微风]要享受开国元勋待遇,特朗普力推将自己的头像印在新版250美元钞票上。 当地时间10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转发了一篇由肯塔基州共和党众议员安迪·巴尔撰写的专栏文章,该文章的核心内容便是支持一项立法,旨在发行印有特朗普肖像的250美元面值新纸币。 巴尔在文章中热情洋溢地写道:“印有特朗普肖像的250美元纸币不仅是一种恰当的致敬,它还强有力地提醒我们,美国最美好的日子还在后面。” 这一举动,将一个长期萦绕在特朗普心头的想法,再次推到了公众视野的中心。 这一想法并非空穴来风。就在几天前,美国财政部官员布兰登·比奇在社交媒体上证实,为纪念美国建国250周年而设计的一款1美元纪念币初稿中,特朗普的肖像赫然出现在硬币的正反两面。 根据曝光的设计草案,硬币正面是特朗普的侧面头像,镌刻着“自由”与“我们信仰上帝”的字样;背面则选取了他在2024年宾州遇刺后高举紧握拳头的标志性画面,背景是飘扬的美国国旗,并配以他当时高呼的“战斗、战斗、战斗”的口号。 这款纪念币计划于2026年发行,而特朗普头像的出现,无疑为250周年的纪念活动注入了极具争议性的个人色彩。 然而,无论是250美元的纸币,还是1美元的纪念币,都直接撞上了美国法律的红线。美国现行法律对货币肖像有着严格的规定,1866年通过的《铸币法案》明确禁止任何在世人物的肖像出现在法定货币上,而1946年的《纪念币法案》进一步规定,已故总统的肖像也需在其去世至少两年后方可使用。 这些法律条款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国家象征被在任的政治人物私人化,维护货币作为国家信用载体的中立性与严肃性。 为了规避这些法律障碍,设计团队据说想出了一些策略,比如将肖像放在法律限制相对宽松的硬币正面,或者将背面图像设计成“动态场景”而非静态的“头肩肖像”。 但法律专家指出,这种技术性操作很可能只是自欺欺人,其本质依然违背了法律的立法精神。 除了法律层面的争议,250这个面值本身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戏剧性。当这个消息传到中文互联网时,瞬间引爆了舆论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二百五”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俚语,常用来形容人行事鲁莽、傻气或是个“笨蛋”。 这个巧合让无数网友忍俊不禁,纷纷表示“这个面值选得过于传神”、“特朗普终于认清自我了”。甚至有美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科普这一文化含义,导致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250”含义的“跨文化交流”。 一个原本严肃的政治提案,意外地成了一场全球性的网络狂欢,这恐怕是提案者始料未及的。 事实上,特朗普将自己的形象与国家货币联系在一起的愿望由来已久。早在2019年,他就曾指示财政部在经济刺激支票上印上自己的名字,被批评为利用公器进行个人宣传。 他还曾阻止将废奴主义者哈丽特·塔布曼的头像印上20美元纸币的计划,坚持保留颇具争议的前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位置。 更甚者,在2025年1月,他还亲自发行了以自己命名的“特朗普币”,首日发行量就高达2亿枚,被媒体批评为“史无前例地将总统职位金融化”。从印名字到发纪念币,再到如今力推上流通纸币,特朗普的“货币情结”可见一斑。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共和党内部分议员对特朗普的这种“致敬”方式也显得乐此不疲。除了安迪·巴尔的250美元纸币法案,此前还有议员提议将特朗普头像印在500美元纸币上,甚至将其刻上总统山。 这些提议虽然大多停留在口头阶段,却清晰地反映出一种政治生态:部分共和党人正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将特朗普塑造为与华盛顿、林肯比肩的历史人物,从而巩固其在党内的地位和历史叙事。 将一位在世且充满争议的政治人物头像印上国家货币,这无疑是对美国传统政治惯例的一次巨大冲击。它触及了关于国家象征、法律尊严和历史评价的核心问题。 这究竟是“美国梦”的当代体现,还是对开国元勋们所珍视的共和传统的背离?当货币的面值与个人形象如此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时,它传递的究竟是国家的价值,还是个人的意志?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对于特朗普力推“上币”这一事件,你又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