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5月7日,在北平使馆区的六国饭店,发生一件闻名全国的大案:前湖南督军、省长张敬尧被刺杀!
1933年日本占领热河,窥视华北,大力招揽下野军阀、失意政客,意图扶植一个傀儡政府。
想借日本人势力东山再起的张敬尧于是成为他们的目标,二者一拍即合。
张敬尧化名“常石古”,携巨款入住六国饭店,准备策动集合旧部,配合日本人行动。

接到刺杀任务的复兴社北平站站长陈恭澍,当时正在天津站站长王天木的带领下“实习”,在八大胡同的韩家潭“莳花馆”打茶围。
王天木认为做特务工作要见闻广博,常识丰富。
这时特务处副处长郑介民找到他们,向他们下达了刺杀任务。
情报也不详细,只知道张敬尧入住了六国饭店。
北平站、天津站此时尚处草创阶段,只有一支手枪,是陈恭澍离开南京时戴笠给他的,还有一辆八成新的二手车,是戴笠准备买了送人,暂时放在这里,还告诉他们尽量不用使用。
尽管客观条件不够完备,计划还是开始实施了。
经验相对丰富的王天木先出马,当天晚上就入住六国饭店打探消息,为了掩人耳目,还带了一个“莳花馆”的姑娘。
住进饭店第四天,王天木终于从一个为张敬尧做西装的裁缝店掌柜那里,获得了准确的情报。

结果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
张敬尧住在三楼,一连开了三个房间,张住中间,两边分别住了两个随从。
这对于只有一支枪的他们来说,这个任务难度太大了。
即使侥幸刺杀成功,撤退也很成问题,对方至少有三支枪。
王天木想到一位天津的江湖人士,据说此人曾是顶级杀手,武艺高强。
后来有钱了,不愿再干这些冒险的勾当,已经退隐江湖。
王天木派人去天津请这位高手,他的想法是,即使人不愿意来,能借来一把枪也是好的。
5月7日,王天木和白世雄回到六国饭店,为可能前来的江湖人士又开了间房,房间在二楼。
他们二人在茶房的带领下去二楼看房间,偶然发现有个房间开着半扇窗户,有个人正侧坐在床沿上,对着窗户,手里把玩着一个什么东西。
此人两撇小胡子,下巴有一撮长毛。
王天木见过张敬尧,这撮长毛就是他最明显的特征。
确认后王天木暗示白世雄,白心领神会,抽出枪,对房内人的胸腹连开三枪,然后快步下楼。
也是张敬尧命中有此一劫,他本来住在三楼,为什么会出现在二楼呢?
据事后人们推测,也许正是出于“狡兔三窟”的设计,让张敬尧“歪打正着”,撞在了枪口上。
试想如果杀手冲向三楼行刺,应该大半不会如此顺利。
由于太多的偶然和巧合,即使是当事者事后也不禁感叹:“半由天意半由人”。

有意思的是,当时孙传芳也住在这个饭店,据说与张敬尧也有过“亲密接触”。
张被刺后,他也吓得逃离饭店。
但依旧没能摆脱被刺杀的命运。两年后,被为父报仇的施剑翘枪击身亡。
刺案发生后,国民政府为了避免与日方直接冲突,官方在电报中以"不明物体"来指代张敬尧。
评论列表